top of page
搜尋

【題目:《往生淨土的秘訣》】

【主講:島田和麿老師】

【時間:2017年5月6日】


今天所發的資料,是今天要用的;明天的資料,明天會再發給大家。這是〈總序〉,「難思弘誓,度難度海大船」。這是《往生淨土的秘訣》,全部63條都在裡面。


老住持要稍微介紹瑞翔庵的來歷,四、五年前,要修補淨教寺佛殿的時候,這些資料原本都是放在佛殿那邊,後來因為要重建佛殿,就要把這些資料全部都搬出來。那時候為了保存瑞劍老師所寫的這些掛軸、書籍,要找個地方安置,老住持他們不想把它放在普通的地方,所以特別為了這些資料,重建瑞翔庵。我們右邊有一個門,門裡面有一個倉庫,放更多書籍,還有瑞劍老師以前所寫的法寶,這大概是三年前。能夠建瑞翔庵,都是託淨教寺信徒們的福。每個月在這邊的第四個星期六,會舉行《教行信證大系》的拜讀會,這個月是第三十六次,剛好是三年。


淨教寺有一位門徒非常熱心,他每個星期會一個人來瑞翔庵讀瑞劍老師所寫的書,一次花四個半小時。這三年一直都在做拜讀會,這三十六次,把精神都放在〈總序之文〉,親鸞聖人的精神都在〈總序〉裡面。第一行:

「難思弘誓,度難度海大船;無礙光明,破無明暗惠日。」這是親鸞聖人最重視的地方,親鸞聖人的精神都在這兩頁。我們現在每個月的研討會還是繼續在講〈總序〉。

《往生淨土的秘訣》,它的內容是宇宙大,這是瑞劍老師大概85歲的時候寫的。今天早上發的資料有〈法雷宣言〉,真理是絕對的。如果沒有人覺證真理,也沒有辦法把它講出來。第二行講到「至覺」,佛陀所覺悟的真理,是究竟的真理,而釋迦牟尼佛悟到真理,所以宣說《大無量壽經》,這就是淨土真宗的根本。


「若非至覺,云何照其宗?」

這個意思是說,釋迦牟尼佛從那邊講到所覺悟的真理。在《教行信證》的〈後序〉裡面,親鸞聖人有講到,真宗現在興盛,聖道已經久廢(聖道諸教,行證久廢;淨土真宗,證道今盛)。親鸞聖人說,真宗這個淨土之教已在興盛,可是這是昭和6年(1931年)寫的,在1920年代,反而學習淨土真宗的人愈來愈少。法雷轍的祖師大德們,為了護持、弘揚純粹的淨土真宗的精神,就開始了法雷轍,他們很有熱情,這是祖師們的熱情所發出來的。現在稍微介

紹一下〈法雷宣言〉。


(問)請問〈法雷宣言〉中,「究茫茫素範(佛法)之源,復宗學於願海自爾之正路?」是什麼意思?


(答)這個部分就是今天早上所說的,瑞劍老師所講的法是以華嚴、天台這些為基礎,在這些基礎上面再建立真宗學。真宗的各種學派,像空華、石泉、法雷等等,這些都是大概四百多年前,從德川家康江戶時代才開始有的。在東本願寺和西本願寺裡面,有分好幾個學派。

「究茫茫素範之源」,意思是說以佛教學,也就是華嚴、天台這些為最根本的基礎,而這些江戶時代的學派,都沒有把眼睛放在佛學基礎上,也就是華嚴、天台這些,而就直接進入真宗學,換而言之,就是講得不究竟,因為沒有佛學的基礎,不要說聖道門,就是華嚴、天台為基礎。「究茫茫素範之源」,就是講華嚴、天台、法相這些,這是根源。


所以瑞劍老師和其他法雷轍的祖師們,都先以佛教學為基礎,然後才把重心放在真宗學。「復宗學於願海自爾之正路」,就是要把真宗學建立在佛教學的基礎上。這不是要批判其他學派的祖師們,而是同時研究他們的著作之外,也要把基礎放在佛教學上。所以從這邊才可以「然則,吾人鑒時機,乘運復興最高最深,古今獨步之學系法雷轍」,就是在於從佛教學上建立真宗的教學,最主要就是在於此。


《教行信證大系》,大概在六十年前,瑞劍老師開始編輯。其他的講師看了這本,也沒有人敢批評,因為沒有地方可以批評。以前,因為有很多學派,學派和學派之間的講師們會互相批評,可是其他的學派看了《教行信證大系》,沒有人敢吭一聲,因為太殊勝了。


(問)「願海自爾之正路」是不是就是「橫超直道」?

(答)是。


現在我們進入《往生淨土的秘訣》,每一句都是往生淨土的秘訣,非常尊貴的法語。第63條:

「無限大空的智慧,無限大海的慈悲!吾安,罪也好,障也好,就有的原樣。」這一句如和讚,非常的殊勝。瑞劍老師的每一個法語,有如親鸞聖人的法語一樣,很能夠融入我們的心。這一句在《正像末和讚》裡面也找得到,273首:

「無明長夜之燈炬,智眼雖昏莫悲傷;生死大海之船筏,罪障雖重莫哀嘆。」

《往生淨土的秘訣》第63條和《正像末和讚》第273首相似,63條是第273首的精髓。


法然上人在比叡山修行很久,為了證悟、覺悟,才做的修行。可是後來他開始發覺到,自己是罪惡生死凡夫。他想,覺悟的願望很大,可是他自己說,他自身非常的卑賤。法然上人拜讀《大藏經》有五次,最後一次的時候,他就已經絕望了,到了絕望的境界。他說,「我就隨手拿一本經出來,這本經所說的內容,就是我要依止的法門。」那他隨手拿出來的那一本,就是善導大師的《觀經疏》,所碰到的法語就是:

「一心專念,彌陀名號,行住坐臥,不問時節久近,念念不捨者,是名正定之業,順彼佛願故。」他讀了《大藏經》五到七次,可是都是讀而已,這一次,碰到這句話的時候,全身就頂戴到這個法語了。因為有接觸到法語,本來是說「我們要依念佛之行,才能得度」,這是淨土宗所講的。可是,「念佛」的根本是在哪裡?是在「本願」。後來因為這句話,他決定離開比叡山,到首都京都去弘揚念佛法門。

過了幾年後,年輕的親鸞聖人也同樣碰到這個處境,願望雖然很大,可是真實上,兩位祖師都覺得自己沒有辦法覺悟,所以人生覺得很絕望。親鸞聖人就決定一百天,每天晚上離開比叡山,下山到六角堂,去求觀音菩薩給他指引路。

雖然下山一百天,可是還是覺得沒有方向感。後來他接觸到一個非常出色的人,聖覺法印,聖覺大師就跟他說,「如果你覺得迷惑,你可以去參訪法然上人。」

譬如《嘆異鈔》所敘述的,「唯信憑念佛」,後來親鸞聖人就決定去歸依法然上人。聖覺法印也是一個非常出色的法師,他著作了一本,《正像末和讚》第273條其實是從聖覺法印的書裡面拿出來的。在《尊號真像銘文》裡面,有一段漢文,《真宗聖教全書》第二卷第597頁,〈法印聖覺和尚銘文〉:

「誠知,無明長夜之大燈炬也,何悲智眼闇,生死大海之大船筏也,豈煩業障重。」

《和讚》第273條就是這個意思。「無限大空的智慧,無限大海的慈悲」,有時候也會寫成「無限大空的慈悲,無限大海的智慧」,慈悲和智慧會調過來。不管是無限大空的智慧或慈悲,「無限的大空」和「無限的大海」都是「深廣無涯」的意思。

在《無量壽經》下卷的〈往覲偈〉裡面有:「如來智慧海,深廣無涯底。」


《往生論注》裡面也有類似的法語,曇鸞大師的和讚裡面,第160首:


「無礙光佛盡十方,大悲大願之海水;煩惱眾流一歸入,融智慧水成一味。」「大悲大願之海水」,天空跟大海都是一樣很深、很廣的。這是讚揚如來的功德,如來的大智大慧如天空、如大海,很深廣。二種深信要怎麼解說呢?「機的深信」,是我們一定會墮地獄;「法的深信

」,是「不論如何,阿彌陀佛要救度我」,這個就是信心。瑞劍老師的口頭禪是:


「像我這樣罪惡生死的凡夫,阿彌陀佛卻還是要來救我,把我們隨手帶到安養極樂世界,這是不可思議的佛力。」

《往生淨土的秘訣》第63條的根本,是在「二種深信」:「吾安,罪也好,障也好,就有的原樣。」

一般的話,我們都會「我要去獲得信心,我要去取信心」,我們通常有這種心態,這個是錯誤的。不應該是我去求信心,而是在二種深信裡面,已經有信心、有大安慰,這是已經來包容我、來攝取我。


親鸞聖人在35歲被流罪到北越,在現在的新瀉縣,所以他有看到大海,《無量壽經》也有提到海,可是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,他住在喜瑪拉雅山腳下,應該是沒有看過大海,因為距離很遠。

親鸞聖人講我們人生是「難度海」,難度海波浪洶湧,很難度。龍樹菩薩的和讚裡面有講到「生死苦海」(第125首)。「難度海」、「生死苦海」最根本的原因,是因為我執、貪瞋痴三毒,貪瞋痴是我們人生的最根本。我們人生最重要的目標,是要怎麼解決這個問題。

另一方面,如來也是海,《無量壽經》形容是「如來智慧海」,善導大師是「智願海」,還有「真如一實大功德寶海」、「真如一實的信海」、「一乘大智慧海」。如來覺悟到無我的境界,就變成看得很廣、很闊。釋尊和阿彌陀佛是從真如法界而來。

在《尊號真像銘文》、《一念多念文意》、《唯信抄文意》,都有解釋「如來」的意思。大家看《和讚》第88首:

「久遠實成阿彌陀,憐愍五濁之凡愚;示現釋迦牟尼佛,迦耶城裡佛應現。」

就是這個意思。真如的世界太深奧了,是無色無形,我們一般的凡夫看不懂,所以才有佛從真如的世界出現,顯現形色,才使我們凡夫眾生體會到佛法。為了讓我們了解真如的世界,阿彌陀佛示現法藏比丘,從真如世界顯現法藏菩薩,法藏菩薩就修行成為阿彌陀佛。

我們眾生要達成一樣東西,比如「我要上大學,要進一個好公司,我要賺錢」,我們一定會發願,用世俗的話來講是這樣,一定要發願,那單單發願不夠,還要去行、去實行。

為了要讓我們了解真如法界,所以要透過語言、現示等等,來教化我們。一般的宗教都會講神、神明,比如一神教,他們只說有上帝、有神,不會說誰當了神、神的根本在哪裡,只有佛教會講,因為佛教有因果。佛教有十方諸佛,在西洋的宗教裡,只有一個神而已。因為諸佛菩薩有這個願、這個行,所以才有諸佛菩薩,這是佛教跟其他宗教不一樣的地方。


這個地方很難,可是很重要:佛從真如的世界,顯示為法藏比丘,從佛的世界倒轉成為菩薩,從法藏菩薩的境界,發願、修行,才成為阿彌陀佛,這個就是因果。

本願是透過五劫思惟,為什麼要五劫思惟?我們都把五劫思惟講得很簡單,為什麼要五劫思惟,才建立本願?這是如來非常辛苦。法藏菩薩花了五劫,來思惟「要怎麼度化眾生?」「要怎麼把他的大慈大悲心,弘揚出去給眾生知道?」

瑞劍老師有一次在法講的時候說,就是因為法藏菩薩想不出要用什麼方法來救度我們眾生,所以才花了五劫。那五劫思惟的對象是誰?是「我」,為了我們,法藏菩薩花了五劫來思惟。


我們今生有緣能夠聽聞佛法,這是如來從無限無始的時間,一直、一直、一直以來,在呼喚我們。

譬如要形成我們這個地球,要花幾十億、幾百億,慢慢形成地球,然後有植物、有恐龍,慢慢有人類,然後有國家、有家,然後到了我們今世,我們才有聽聞到佛法的緣分,這是無始以來,如來一直在呼喚我們。

後來,如來是怎麼修行的?發了願,要怎麼修?就是八正道、六波羅密。為了救度眾生,後來就變成「功德大寶海」,功德大寶海是什麼?就是六字名號「南無阿彌陀佛」。「功德大寶海」是要迴向給誰?迴向給我們眾生,就是六字名號。如來把他的慈悲、功德,都迴向給我們眾生。


「信心」也是如來所創造的,「不是我去信,不是我的心去信」,因為我們的心是很暗、很黑,是「如來懇求我們來頂戴信心」,可是我們都是以「我」的方向,「我要去信仰如來,我要去信,我要去獲得信心」,不是我去信。第十八願裡面有講「至心,信樂,欲生」,這三心都是如來要迴向給我們的,我們只要「仰」,徹底地懺悔,要徹底地「仰信」,「仰讚嘆,俯懺悔」,如來的大願海就把我全部融入在裡面。大家翻開《和讚》第159首和160,這是一對的:

「名號不思議海水,逆謗屍骸亦不留;眾惡萬川一歸入,功德海水成一味。」

「無礙光佛盡十方,大悲大願之海水;煩惱眾流一歸入,融智慧水成一味。」


大家回去之後,記得淨教寺的老住持一直在強調這兩首和讚,老住持從去年開始,一直在讚嘆這兩首,這就是我們眾生要如何解脫的兩首。昨天我們搭遊覽車過來的時候,從奈良這邊往西,有一座山,叫生駒山,一過了山,就是大阪,大阪有大阪灣。從關西各地方,有很多河水、河川都會流入到大阪灣。比如大阪有些地方工廠很多,工廠所排出來的廢水會流入大阪灣;又比如從京都桂川、鴨川所流出來比較乾淨的水,全部都會流入大阪灣。

大阪灣的海水,就像如來的大海、大慈悲,不管是廢水、清淨的河水,都會把它們全部都融入,變成「一味」。那廢水是誰?我,我執。那不管是清淨的聖人的水,還是我們凡夫的水,如來還是一樣地來攝取。


〈總序〉的「圓融至德名號」,而我們是「被」、「令」來信,其他的宗教是「你要去信,你要去信,你要去信」。在我們真宗,是如來在招喚我們,這是如來的大慈大悲,我們只要頂戴如來的大慈大悲,感恩如來的大慈大悲,這樣就夠了。

所以《往生淨土的秘訣》第63條是在講要去仰信如來。


4 次查看0 則留言

最新文章

查看全部

名號實相法

首先講到「名號實相法」的人師是曇鸞大師。名號實相法和我們有什麼關係呢?講「一生造惡值弘誓」的道綽禪師,引用《觀經》「下下品」之文,說「臨終時遇善知識教念十聲無量壽佛名,因而得救。」為何僅是念佛就能得救呢?因為聞的是「名號實相法」。「實相」有功德,此成為名號的功德。...

煩惱菩提體無二

则盈: 師兄早上好!請教師兄,“煩惱菩提體無二”中的“体”該如何理解? 還有,“淨土證悟的真理,在尚是凡夫身上說明之,實是不可能”這句該做何解?感恩師兄 蒙光: 南無阿彌陀佛 “煩惱菩提體無二”,“體”作爲術語,在佛法中有多重所指,在此處指其自身、本性。體無二,即一體不二,...

三帖和讚:唱讚與文義簡說(一)

讚,即讚歎頌揚之義,讚歎頌美之辭亦名爲“讚”。佛教中特指讚歎頌揚佛菩薩功德行儀的章句。佛典中,以偈頌讚歎佛德者居多。日本佛教傳統中,將日語(和語)書成,以“和音”唱頌佛、菩薩、祖師或教法等之讚歌稱“和讚”。其形式多以七五調,四句一章為基本,由數章至數十章連續唱頌。...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