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搜尋
作家相片HK Horai

大乘佛教的精神

我們身為佛教徒,首先要明白「什麼是佛教?」佛教的內涵就是掛在後邊「大乘佛教的真髓與淨土真宗」這四張圖表(見《阿彌陀佛有多大》一文)。佛教分大乘、小乘,從印度北方傳到中國、韓國、日本的是大乘佛教;從印度南部傳到錫蘭、緬甸、越南的是小乘佛教。其內涵有何不同?小乘是證「人無我」,只求自己個人的解脫,是個人的悟。大乘是證「人法無我」,不但求個人的解脫,也求與一切眾生一起解脫,是「自他一如」,是宇宙性的,是大我的,這是二者不同處。


佛教有三個內涵:一是佛的教說,一是天地宇宙的真理、法,一是達成之道。「佛」並不只有人格的佛,如我們所看到的佛像而已;同時佛也是真理,與道、法合而為一體,故又稱「法身佛」。比如東西依重力由上向下掉,這就是「法則」,不論何時何處都是如此。所以就悟道者的眼光來看,佛看一切眾生,眾生皆是佛,就是站在「法身」的立場來看的。所以「天地宇宙的真理」,即法則,是無始無終的,也是不生不滅的。因為「無始」所以「不生」,因為「無終」所以「不滅」,不生不滅就是「無量壽」。


大乘佛法最可貴的是「一切眾生都可以體證到法」,我們修淨土法門,最後的目的是往生西方極樂淨土,是阿彌陀佛無量壽、無量光的世界。念佛人往生到淨土,就可以體證到天地宇宙的真理。也就是説,「無量壽」的實證,是在西方極樂淨土完成的。這也是佛教可貴之處:眾生依道而行,眾生也可成佛;其他宗教信神是無法成神的。



佛教是天地宇宙的真理,是法,也是道,依這條「道」去走為「因」,眾生也可以得成佛是「果」。如果道是邪的,就走偏了不能成佛。因邪果就不正,這就是因果。教給我們這因果、大宇宙的真理·法的就是佛陀。真理·法是「自他不二」,即「無我」,換言之是「宇宙的無我」。證得「真理」、「法」、「道」者是佛陀,是宇宙大無我的存在,是大人格者,已超越了時空,有了智慧眼,看到眾生都背負業果而活在苦中,所謂「從苦入苦,從冥入冥」時,當下自然起慈悲心,開始說法,這就是佛教的由來。佛陀為了度化眾生,自己要先成就。所以先發願度眾(願),自然有力量來實踐(行)。「願行」圓滿成就即是佛陀。願行成就後,開始講法度化眾生,令衆生離苦得樂。


佛法的可貴,在成佛度苦惱眾生前要先發願,即四弘誓願:一、眾生無邊誓願度:成佛的目的是為了度眾生,即大慈悲。二、煩惱無盡誓願斷:度眾生前自己先求解脫——自利。三、法門無量誓願學:為度一切眾,故誓學一切法——利他。四、佛道無上誓願成:自利利他二利圓滿成就。發願之後,為了滿足誓願,要去實踐修行,即修「戒定慧」直至圓滿成就。在地球上唯一成就者是佛陀。佛陀願行圓滿成就後,開始以人類的語言為眾生說法,講成佛之道。同樣地,《正信偈》云:「法藏菩薩因位時」,即是在講阿彌陀佛成佛,也是在因地時發願修行,圓滿成就。「佛」之所以可貴之處在於證得宇宙的真理,不但是「人格者」,也是「真理」,也是「法」,也是「道」。也正因為佛圓滿成就了宇宙的真理·法,所以眾生在想什麼,佛都一清二楚。我們昨日在想什麼,佛也都知道。明天會怎樣?佛眼所看都清清楚楚,我們自己不清楚而已。因為佛是這樣的存在,所以值得我們去歸依、禮拜、頂禮祂。休息一下。


問:我不要輪迴,怕輪迴,怎麼辦?

師:佛經講有五種不思議。(注:「六要鈔」:諸經說言有五種不可思議,一者衆生多少不可思議,二者業力不可思議,三者龍力不可思議,四者禪定力不可思議,五者佛法力不可思議。)其中最不可思議的是「佛法力不可思議」。你有這樣的問題,是不了解什麼是「法」,什麼是真理。比如一張紙有正面必有反面,任何事物也一樣,有正就有反,有上就有下,有悟者就必有不悟者,是一體兩面,這是「真理」·「法則」,上面、下面是同時存在的。真正的覺悟者會來救未覺悟者,這是天地的法則。不來度未度者,就不是真正的覺悟者,這是悲心的流露。


請問大家:「地藏菩薩是男是女?」是女的。地藏菩薩的因地是女眾,她的母親謗佛謗法而墮地獄受苦,菩薩欲救拔之而發菩提心——「但為眾生得離苦,不為自己求安樂」——而在佛前發願「地獄不空,誓不成佛」,願不成佛而生生世世行菩薩道,因此母親得以出離地獄。地藏菩薩也在地獄門口,度化墮地獄眾生,勸他們回頭是岸。地藏菩薩這種發願生生世世行菩薩道不成佛的衆生,叫「大悲闡提」,這才是真正佛教的精神!真正得道者,會自然而然無法捨棄水深火熱中的苦惱眾生。生為人,都有人性,人性可貴之處,如看到有人倒在路邊,自然而然會過去扶他一把,大人、小孩都一樣,如果不去扶,會良心不安,這就是人性。學佛者不要怕輪迴,真正悟佛的智慧·真理後,自然而然入輪迴的力量就會出來,這就是「大乘」。佛陀降胎到印度得人身成佛,用人類的語言講真理的教法,至八十歲入滅,這就是由佛陀的慈悲智慧而來的。


《正信偈》中:「如來所以興出世,唯說彌陀本願海。」為何「唯說彌陀本願海」?因為眾生無法圓滿四弘誓願的願行,故阿彌陀佛慈悲發四十八願,以十八願的念佛法門救度我們到西方極樂世界開佛慧眼,再來娑婆度化眾生,這是阿彌陀佛的慈悲。釋尊在此岸發遣「去、去」,阿彌陀佛在彼岸招喚「來、來」,因為二尊的慈悲智慧方便開此淨土法門,所以無法圓滿四弘誓願的我們才有機會成佛。只要還有眾生在苦海中打轉,就會有佛來度化苦惱的眾生。佛教徒可貴之處,是得到佛的慈悲智慧後,自然而然會有慈悲智慧來度化有緣眾生,不是自私自利的。成佛後,看到自己的父母眷屬墮畜牲道受苦,你會忍心不救嗎?得佛眼後,會看到「原來大家都是過去世的父母兄弟姐妹」,所以現在才能同聚一堂,一起聞法。但是凡夫眼所看到的是各為其政,好像沒有血緣關係。其實,是要過去世曾聞佛法,依佛法力才能得人身在這裡共聞佛法。但是,過去世曾同為眷屬,這輩子來當貓、狗在街上遊盪的也很多。一旦成佛,以佛眼看眾生,對過去世對我們有恩者在哪裡都清清楚楚,自然而然會去度化,不會像一般人怕蒼蠅蚊子害蟲那樣,不去救度,自然而然會起悲心,有力量去度化眾生。



佛經言:「佛視眾生如己」,真言宗供奉「大日如來」,是法身佛,彼佛看「一切山川、草木、大地都是佛」。念佛法門與真言宗有共通處,是「大日如來」即「法身佛」,現「方便法身」的「阿彌陀佛」和六字名號,有形有相可依靠,眾生才能感受到而念佛,這是佛的方便智慧。凡夫因爲有分別心,所以看「大日如來」是大日如來、「阿彌陀佛」是阿彌陀佛,各自不一樣,分得很清楚。但是成佛後,所見都是一樣。在佛果證的世界,諸佛都是平等一味;但在度化眾生方面,方便示現阿彌陀佛和六字名號。所以即使修真言宗的行者,也念佛。這位同學「不要輪迴」,「怕輪迴」是正常的,也是應該如此。但是一旦到阿彌陀佛的世界,就有了「覺證」的力量,度化眾生的悲心也會出來,自然而然會義不容辭地到苦海來度化眾生。所以不用擔心受輪迴與否的問題。往生成佛以後,就有佛的智慧,佛的心態也出來了,自然而然對輪迴的心態就不一樣了,不用擔心。


問:成佛後來度化眾生,示現凡夫相,會不會受凡夫苦? 

師:不會。只要成佛,就不會受輪迴了。佛度眾生,雖現凡夫相,但不會被凡夫的境界所轉。真正乘願再來的菩薩來度化眾生,會現凡夫相如父母眷屬親友,但其智慧與凡夫不同。就像我們人喜歡狗,但不會想去當狗一樣,再來的菩薩雖來當人,因爲有智慧的力量,不會被境界所迷。

問:日本地藏菩薩是童子相,何以故?

師:在日本的地藏菩薩信仰,視地藏菩薩爲孩子的守護神,所以現孩子相。《地藏菩薩本願經》中,所現的是女身。


問:請問「二河白道喻」中,釋尊的發遣與阿彌陀佛的招喚文中,「歸命」即是隨順如來的「敕命」,這個「敕命」為何?

師:「敕命」表示絕對的聲音。「佛語」誠如《金剛經》所云:「如來是真語者、如語者、實語者、不異語者、不誑語者」,阿彌陀佛的聲音是「絕對的聲音」,阿彌陀佛的呼喚聲,是阿彌陀佛的誓願——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是阿彌陀佛的誓願,是絕對的聲音,是與眾生的約定:「我一定這樣做到!」所以善導大師在《觀經疏》中解釋「佛語」,於四語中以「實語」為代表。佛是實語者,一定如實地照其「誓願」去做到,絕對不會變的。世間地位最高的人是皇帝,他所講的話就尊稱為「敕命」;出世間最高的人是「佛」,所以用「敕命」這個詞來尊稱「佛語」。皇帝的「敕命」是命令,佛的「敕命」除了是「佛的聲音」外,另一面是「佛的大慈悲心」。父母對孩子講的話也是「敕命」,命令之中還帶著「慈悲心」,皇帝就沒這個,那是人的世界。


問:有人說彌勒菩薩未成佛前,是由地藏菩薩代之度化眾生,請問何意?

師:我們不這麽說。地藏菩薩是代表「慈悲心」,而不是代彌勒菩薩度化眾生。彌勒菩薩於五十六億七千萬年後出世成佛,表示他的壽命有那麼長,而我們區區百年而已。

問:什麼是無佛時代?

師:佛經記載釋迦佛入涅槃後到彌勒佛出世之間是無佛的時代,同時也是在說遇佛是多難能可貴的事!無佛的眾生怎麼辦?要「依法如依佛」。所以《大藏經》雖是經書,但我們要「見經如見佛」,拜讀學習《大藏經》要注意其精神,即用火燒也燒不掉的「真理」。佛雖已入涅槃,但留下「佛法」給我們無佛的眾生。歷代祖師都不是凡夫,他們出世也是為了傳佛的教法給我們,一般稱之為「權化的聖者」,即是高僧大德。也因為不斷地有高僧出世應機而說法,所以我們現在才能聽到此教法。對我們來講,高僧的話代表著「佛語」,來導引我們。


阿彌陀佛的話象徵著阿彌陀佛大悲的存在,向著我們招喚「來哦!來哦!來阿彌陀佛這裡哦!佛看我們好像小孩子般,耐心地不斷地在招喚我們「來哦!來哦!」我們才會向阿彌陀佛低頭,跟著阿彌陀佛走。我們因爲過去的業緣受苦,在傷心流淚,阿彌陀佛就不斷地招喚:「來哦!來哦!不要傷心流淚,來阿彌陀佛這裡哦」!真正與我們眾生一起傷心,一起流淚的,就只有阿彌陀佛而已。我們念佛人,當我們哭泣時,阿彌陀佛陪我們一起哭。我們是不會孤單的,因為阿彌陀佛一直陪著我們。悲傷時,阿彌陀佛就拍著肩膀安慰我們,阿彌陀佛時時與我們同在。(老師和藹地看著大眾,不時地頻頻點頭)


今天就到這裏,歡迎大家明天再帶問題來。

【2001-2004香港說法系列】

8 次查看0 則留言

最新文章

查看全部

名號實相法

首先講到「名號實相法」的人師是曇鸞大師。名號實相法和我們有什麼關係呢?講「一生造惡值弘誓」的道綽禪師,引用《觀經》「下下品」之文,說「臨終時遇善知識教念十聲無量壽佛名,因而得救。」為何僅是念佛就能得救呢?因為聞的是「名號實相法」。「實相」有功德,此成為名號的功德。...

煩惱菩提體無二

则盈: 師兄早上好!請教師兄,“煩惱菩提體無二”中的“体”該如何理解? 還有,“淨土證悟的真理,在尚是凡夫身上說明之,實是不可能”這句該做何解?感恩師兄 蒙光: 南無阿彌陀佛 “煩惱菩提體無二”,“體”作爲術語,在佛法中有多重所指,在此處指其自身、本性。體無二,即一體不二,...

三帖和讚:唱讚與文義簡說(一)

讚,即讚歎頌揚之義,讚歎頌美之辭亦名爲“讚”。佛教中特指讚歎頌揚佛菩薩功德行儀的章句。佛典中,以偈頌讚歎佛德者居多。日本佛教傳統中,將日語(和語)書成,以“和音”唱頌佛、菩薩、祖師或教法等之讚歌稱“和讚”。其形式多以七五調,四句一章為基本,由數章至數十章連續唱頌。...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