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淨土真宗之行者,當先領解本願之生起也
2. 弘誓雖有四十八,以第十八願為本意,餘之四十七者,為令信此願也。
3. 此願,《往生禮讚》(善導大師)云:「若我成佛,十方眾生,稱我名號,下至十聲,若不生者,不取正覺。」
4. 此文之意者:「若我成就十方眾生之願行,令得往生者,我亦成佛。若不得往生者,我不取正覺。」
故佛之成正覺者,當依我等之往生與不往生而定也。
5. 然則,在十方眾生未得往生之前,成正覺者,於理不合也。
6. 然,佛已代眾生圓滿願行,成就我等之往生。
圓滿十方眾生之願行,成就往生時,成就機法一體 南無阿彌陀佛之正覺。
故佛正覺之外,無凡夫之往生。
十方眾生之往生成就時,佛亦成正覺故,佛之正覺與我等之往生同時成就也。
7. 從佛方雖已成就機之往生,而眾生知此理不同故,有已往生之人,亦有今往生之人,亦有當往生之人。
在機雖三世不同,然於彌陀代眾生成就之正覺一念之外,更不須從機加添毫末之事也。
8. 譬如:日出剎那,十方之闇皆霽晴;月出之時,法界之水同影現。
月出而影宿於水,日出則闇不得不晴。
故當思日之出未出,不可疑闇之晴未晴。
當分別佛之正覺成未成,不可疑凡夫之往生得未得。
誓眾生若不往生者不成佛之法藏比丘,成佛於今十劫,已從佛體成就之往生,我等陋拙,迄今不知,而徒受流轉也。
9. 故《般舟讚》(善導大師)云:
「大須慚愧,釋迦如來實是慈悲父母,種種方便,發起我等無上信心。」
「慚愧」二字,釋為慚於天,愧於人;亦釋為慚於自,愧於他。
10. 何事故云「大須慚愧」者。
11. 彌陀兆載永劫之間,代無善之凡夫勉勵願行。
釋尊自五百塵點劫之昔,八千返出現於世,欲令我等知此不可思議之誓願,而至今不聞,故云「大須慚愧」也。
12. 若依機所修之大小乘行者,法雖妙而機所不及故,亦得言力不足。
今之他力願行者,行則勵於佛體,功則讓於無善之我等,及謗法闡提之機,與法滅百歲之機,無不成就往生之功德也。
慇懃告知此理而不信不知,故云「大須慚愧」也。
13. 三千大千世界,無芥子許之地,不是釋尊捨身命處。
此皆欲令不信他力之我等發起信心,而代修難行苦行,結緣累劫也。
然不知此廣大悲願,故云「大須慚愧」也。
14. 欲顯此意,故釋云:「以種種方便,發起我等無上信心。」
言「無上信心」者,即是他力之三信也。
次言:「說種種方便,教門非一」者,諸經隨機之得益也。
凡夫若無所辨別,則難得他力之信心。
然,聞自力難成時,則能信他力之易行;聞聖道難行時,亦能信淨土之易行也。
15. 蓋,從佛方已成就毫無困難之往生,我等被煩惱所狂失,久沈流轉,而不信受不思議之佛智。
故三世眾生歸命之念,亦歸正覺之一念。
十方有情稱念之心,亦歸正覺之一念。
更無一稱一念止於機也。
16. 名體不二之弘願之行故,名號即是正覺之全體。
正覺之體故,即是十方眾生往生之體。
往生之體故,我等之願行無不具足。
17. 故「玄義分」云:「今此《觀經》中,十聲稱佛,即有十願十行具足。云何具足:言南無者,即是歸命,亦是發願迴向之義。言阿彌陀佛者,即是其行。以斯義故,必得往生。」
18. 下品下生失念之稱念,具足願行者,當知非機之願行,正是法藏菩薩五劫兆載之願行,成就凡夫之願行故也。
19. 領解阿彌陀佛代凡夫成就願行之義,亦云「三心」,亦說「三信」,亦言「信心」也。
阿彌陀佛以凡夫之願行成做名號故,現於口業而言南無阿彌陀佛。
故領解亦不止於機,領解則歸佛願之體。
名號亦不止於機,稱則頓歸弘願。
20. 故淨土法門者,不出詳細領解第十八願之外也。
21. 釋(善導大師《觀經疏》)云:「如《無量壽經》四十八願中,唯明專念彌陀名號得生。」又釋云:「此經定散文中,唯標專念彌陀名號得生,三經唯顯此願也」。
22. 言領解第十八願者,即是領解名號。
領解名號者,即是領解阿彌陀佛代眾生成就願行,而先於機成就往生之刻,以十方眾生之往生為正覺之體也。
23. 故念佛行者,若聞名號,當作是念:噫!我往生早已成就。誓若不成就十方眾生之往生者,不取正覺之法藏菩薩,成正覺之果名故。
又禮拜阿彌陀佛之尊像,當作是念:噫!我往生早已成就。誓十方眾生若不生者,不取正覺之法藏薩埵,成正覺之尊形故。
又聞極樂之名,當作是念:噫!我往生之處早已成就。誓眾生不生者,不取正覺之法藏比丘,成正覺所成就之極樂故。
言機者,無佛法、世法二種善根,唯知作惡之機。
從佛體成就恆河沙數之功德故,為使如我等愚癡惡見眾生得樂之極故,言極樂也。
24. 雖言信本願稱名號,以為他方外佛之功德,於名號不下功夫,則不遂往生等者,誠可悲之事也。
25. 若發起「佛已成就我等往生之相,言 南無阿彌陀佛」之信心者,佛體即是我等往生之行故,一聲之處,往生決定也。
當領解,聞阿彌陀佛之名號,頓知是我之往生,我之往生即是佛之正覺也。
阿彌陀佛成正覺與否,雖猶可疑,不可疑我之往生是否成就。
若有一眾生不得往生者,佛則決定不成正覺故。
26. 知此謂之領解第十八願也。
27. 誠欲往生淨土者,眾生應自發願勵行。
然今之願行勵於菩薩之處,感果成在我等之身,是超異世間、出世間因果之理,故和尚﹝善導大師﹞讚此云:「別異之弘願」也。
28. 代眾生成就之願行,常沒之眾生為先,而及於善人。
若有一眾生不及者,則大悲之願不得滿足。
每一眾生之機成就願行時,佛始成正覺,凡夫藉得往生也。
29. 誓如此不可思議之名號,言「若有不聞者,不取正覺」。
我等已聞阿彌陀佛之名號,可知我等之往生已然成就。
言「聞」者,非貿然而聞,聞本願他力之不思議而無疑,謂之「聞」也。
得聞名號,亦從本願成就而聞,一向他力也。
雖成就凡夫之往生,若不聞其願成就之名號者,安知其願已成就耶!
30. 故聞名號,拜佛像,不聞做「為我成就往生之名號」,不想做「誓不能度盡我等,則不成佛之法藏誓願不虛,而成正覺之尊像」者,則聞如不聞,見如不見矣。
31.《平等覺經》云:「聞說淨土法門,歡喜踴躍,身毛欲豎」者,非漫然之歡喜。
「我雖欲勵出離之行,然無道心,亦乏智慧,缺於知目行足之人,唯沈三惡火坑之身,然今願行皆從佛體成就,而成就機法一體之正覺。」作此想故,歡喜之餘欲踴躍也。
大經所云:「爾時聞一念」與「聞名歡喜讚」者,即此意也。
非遣去他所,見聞頓知是我往生已成就之名號,是我往生成就之尊形,謂「聞名號」,「見佛像」。領解此理,謂信知本願也。
32. 於念佛三昧,信心決定之人,當作是念:
自身亦是,南無阿彌陀佛;自心亦是,南無阿彌陀佛。
33. 人身以四大和合而成,小乘言極微所成。
碎身至於極微見之,報佛之功德無所不染,然則,機法一體之身,亦是南無阿彌陀佛。
34. 心者,煩惱隨煩惱具足,剎那剎那生滅。
扯破此心剎那觀之,彌陀之願行無所不遍故,機法一體,而心亦是南無阿彌陀佛。
35. 彌陀大悲心中,充滿彼常沒之眾生故,亦是機法一體 南無阿彌陀佛。
我等迷倒心內,遍滿法界身佛之功德故,亦是機法一體南無阿彌陀佛。
36. 淨土之依正二報亦然。
依報者,寶樹之一葉,無不為極惡之我等故,亦是機法一體南無阿彌陀佛。
正報者,自眉間白毫相,至於千輻輪之足底,皆是圓滿常沒眾生願行之尊相故,亦是機法一體 南無阿彌陀佛。
37. 我等色心二法及三業四威儀,報佛之功德無不至故,「南無」之機與阿彌陀佛片刻亦不離,念念皆是南無阿彌陀佛。
然則,出息入息,無時離佛之功德故,皆是 南無阿彌陀佛之體也。
38. 縳日羅冒地尊者,常作水觀故,被心力所引,而身亦變成池水。
當知,若染其法,色心二法亦還成其法也。
39. 領解念佛三昧,心身亦還成 南無阿彌陀佛。其領解現於口業之時,稱念南無阿彌陀佛,是至真至美之弘願念佛也。
40. 言念佛者,不限於口稱 南無阿隬陀佛。
阿隬陀佛之功德,自十劫正覺之剎那,即成入「南無」歸命之機,如此發起信心,謂之念佛也。
領解此意,現於口業,言南無阿彌陀佛也。
41. 此佛之心者,以大慈悲為本故,以度愚鈍眾生為先故,稱念名體不二之正覺故,佛體亦赴於名,名具體德故,雖淺識平信之人,稱念亦得往生也。
然下根之凡夫故,漫然平信亦不可得,聞開其理之時,方始發起信心也。
42. 雖念佛,不得往生者,曇鸞釋云:「與名義不相應故」也。
43. 言「與名義相應」者,思「以阿彌陀佛之功德力,我等方得往生」而稱念也。
領解之信心現於語言,故以善解 南無阿彌陀佛六字,言「三心」也。
故思佛之功德已成入我身,而口稱 南無阿彌陀佛,即是三心具足之念佛也。
44. 自力念佛之人,將佛推置於西方,以我身為空白之凡夫,時或念及佛之他力而稱名號,故佛與眾生疏遠。道心稍起之時往生亦覺近,念佛之心倦,道心亦冷之時,往生亦極不定矣。凡夫之心,發道心亦稀故,常為往生不定之身;待至臨終,無決定心故,口雖時時稱名號,實難可靠之往生也。
45. 譬如宮仕,時得參見主人,故但思如何投合佛意,追從於佛,欲承往生之恩;如此心念,機之安心與佛之大悲各別隔離,是常與佛生疏之身也。類此者,往生誠極爲不定也。
46. 言念佛三昧者,報佛彌陀之大悲願行,本來入於在迷眾生之心想中,而不知;今信知,是從佛方成就機法一體之 南無阿彌陀佛之正覺也。願行皆從佛體成就,故言:拜之手、稱之口、信之心,皆是他力也。
47. 故顯機法一體之念佛三昧,於第八觀云:「諸佛如來是法界身,入一切眾生心想中。」
善導釋此云:「言法界者,是所化境,即眾生界也。」
48. 不言定散之眾生,不論道心之眾生,以法界之眾生為所化。
「言法界者,是所化境」,釋為「眾生界」者是也。
言「正由心到故,身亦隨到」者,彌陀身心之功德,滿入眾生之身心,故說「入一切眾生心想中」也。
49. 信此言者,謂之「念佛眾生」也。
50. 又於「真身觀」釋云:「念佛眾生之三業,與彌陀如來之三業,不相捨離。」
51. 佛之正覺因眾生之往生而成就,眾生之往生因佛之正覺而成就故,眾生之三業與佛之三業,全是一體也。
52. 佛正覺之外,無眾生之往生。聞知願行皆從佛體成就,謂之「念佛眾生」。以此信心,顯於口業,言南無阿彌陀佛。
53. 故已成為念佛行者,雖如何欲離於佛,亦不能有微塵之隔也。
54. 從佛方成就機法一體 南無阿彌陀佛之正覺故,雖是無知無識下下品之失念稱名,亦得往生者,非稱時始得往生,往生本為極惡之機成就,現於稱名也。
55. 又,大經云:三寶滅盡之眾生,三寶之名尚且不聞,稱一念亦得往生者,亦非稱時始得往生,是從佛體成就之願行所熏修,顯現於一聲稱名之處,成就往生一大事也。
56. 如此領解者,我等雖今日今時得遂往生,非是我心賢明,能稱念佛,能信他力之心功,是佛勇猛精進修行之功德,於十劫正覺之剎那,已成就於我等之處而顯現引入也。
57. 覺體之功德,雖同時成就於十方眾生之身,而有昨日顯現之人,亦有今日顯現之人。
已今當三世之往生雖不同,弘願正因顯現引入故,佛願行之外,不須於機別加一信或行也。
58. 言念佛者念此理,言行者,歡喜此而恭敬稱禮念。故佛之正覺與眾生之行,一體不離也。言親者尚疏,言近者尚遠。當知是於一體中,論能念所念也。
末 卷
59. 《往生論》云:「如來淨華眾,正覺華化生。」
60. 以得他力之大信心人,言「淨華眾」也。此同於「正覺華化生」也。
61. 言「正覺華」者,以眾生之往生為賭注,誓「若不生者,不取正覺」之法藏菩薩,成就十方眾生願行之時,成就機法一體之正覺之慈悲心,所顯現之心蓮華,言「正覺華」也。
62. 第七觀說此為「除苦惱法」。下下品說為「來迎五逆眾生之蓮華」也。
63. 以佛心譬喻為蓮華者,不被凡夫之煩惱汙泥所染之覺體故也。
64. 言云何,從佛心之蓮華所生者。
65. 曇鸞釋云:「同一念佛無別道故,遠通四海皆兄弟也。」
66. 善惡之機,九品之位雖異,皆憑他力之願行,同歸正覺之體不異故,言「同一念佛無別道故」也。
67. 又先往生之人,亦歸他力之願行而往生。後往生之人,亦歸正覺之一念而往生。到心蓮華之中故,言「四海皆兄弟」也。
68.「見佛身者,亦見佛心;言佛心者,大慈悲是也。」
佛心愍念我等,徹入骨髓,染著不離。
譬如火起,附著於炭,欲離而不可。
攝取之心光,照燭我等,從身透髓。
心者,至於三毒之心,亦無不染佛功德之處。
69. 機法本來一體之處,言 南無阿彌陀佛也。
70. 已發起此信心者,雖在口業稱佛,時稱時歇,亦可謂常念佛之眾生也。
71. 三緣之中,「口常」、「身常」之釋者此意也。信佛三業之功德故,眾生之三業與如來之佛智同體,而佛長時修之功德,常顯現於眾生之身口意也。
72. 又唐朝傅大士,是深悟大乘,亦通達外典之聖者。其言云:
「朝朝同佛起,夜夜抱佛眠。」
此雖指聖道通途法門之真如理佛,若從修得會意者,毫不相違也。
被攝取心光照護之行者,亦復如是:
「朝朝持報佛功德而起,夜夜共彌陀佛智而眠。」
73. 佛之功德,於機疏遠者,將如何?真如法性之理雖近,於不悟之機者,力所不及。
74. 不須我力,亦不要我悟,久持他力之願行在身,卻爲無由之執心繫縳,還歸流轉之鄉者,誠可悲歎之事也。
75. 釋尊當如何憐愍,往來娑婆八千返之無功。彌陀亦如何悲嘆,難化能化之無驗乎!
76. 雖只一人,得信此不思議之願行者,真成報佛恩也。
故,《安樂集》云:「既有他力可乘,不得自局己分,徒在火宅。」誠哉此言。
以改自力之迷執,而轉信他力之處,釋言:「努力翻迷還本家」。
又釋言:「歸去來,魔鄉不可停。」
77. 又《法事讚》云:「極樂無為涅槃界,隨緣雜善恐難生,故使如來選要法,教念彌陀專復專。」
78. 此文之意者,極樂是無為無漏之界故,以有為有漏之雜善恐難往生。唯歸無為無漏之念佛三昧,方得往生無為無漏之常住報土也。
79. 言「隨緣雜善」者,是自力之行也。對佛法無真實瞭解,亦未發起信心。
若我所親是律師,則言「戒者於世為尊」。
或為今生祈願,施作真言咒語,結緣不虛,故以「真言為尊」。
凡此皆爲權宜所引,隨緣修善故,言「隨緣雜善」而被嫌棄也。
又雖念佛之行,自力之念佛,同於隨緣雜善矣。
80. 尋常所謂念佛者,但以心觀念淨土依正二報,口稱名號時,方有念佛。不稱不念時,則無念佛。
如此念佛者,難言「無為常住」之念佛,稱時始出,不稱即失者,誠轉變無常之念佛也。
81.「 無為」者,無所作為也。小乘言「三無為」。其中「虛空無為」者,譬喻虛空無失,亦無始出,是天然之理也。大乘以真如法性等常住不變之理言「無為」也。
82.「序題門」釋云:「法身常住,比若虛空。」亦是顯彼國常住之益也。故極樂謂之「無為常住」之國者,不依凡夫之作為或失或出。
83. 念佛三昧,亦復如是。非依眾生之稱念而來,忘失即去之法。
當深思此義也。
84. 凡言念佛者,憶念佛也。
「佛以大願業力成就功德,斬斷眾生生死繫縳,令生不退真實報土」,憶念此理,而發歸命之心,乘本願者,三業皆托於佛體,登佛果正覺。
故今所言念佛三昧者,我等雖稱禮念,非我之行,當知是「唯行阿彌陀佛之行」。
85. 言「本願」者,五劫思惟之本願;言「業力」者,兆載永劫之行業,乃至十劫正覺之後,佛果之萬德也。
此願行功德,偏為未來惡世無智之我等,代替勤行,欲斷盡十方眾生一切身之生死繫縳,引入不退報土。
此願行圓滿之時,成就機法一體之正覺也。
86. 念此正覺之體,言念佛三昧;故更不可止於機之三業。
87. 在通途法門,機之作為,當修斷生死繫縳之行,亦應勤入報土之願行。
然今者,超修因感果之道,別異之弘願故,但體念佛以大願業力成就眾生往生之弘恩難得而歸命者,眾生之三業成為能乘,運載於上,彌陀之願力為所乘,即我等往生報土之大乘也。
88. 故歸命之心乘本願者,三業皆托於佛體也。
89. 佛之願行者,更非他事,一向是我等往生願行之體故,佛果正覺之外,不論往生之行也。
雖聞此理,尚以佛之正覺如公物而置之,唯思如何發道心,淨其行,而期往生者,誠可悲之自力執心也。
佛之正覺即是成就眾生往生之體者,佛體即是往生之願行也。
此行,非依眾生念不念之行,是故佛果之外,不論往生之行也。
90. 領解此正覺在心,言三心,亦言信心。此機法一體之正覺者,名體不二故,在口稱言南無阿彌陀佛。
91. 故心信亦歸正覺之一念,口稱亦歸正覺之一念。雖稱千聲,亦不出正覺之一念也。
雖厭煩懈怠之時,不稱不念而度日,若他力信心已乘本願者,佛體即是長時修之行故,更為不絕無間之行體,故領解名號即是無為常住也。
言「阿彌陀佛者,即是其行」者,即此意也。
92. 又今所言念佛三昧者,我雖稱禮念,亦非行自己之行,唯是行阿彌陀佛之行也。
歸命之心乘本願,三業皆乘於佛體者,身亦非離佛之身,心亦非離佛之心。
口念是稱機法一體之正覺弘恩難得,身禮亦是禮他力慈恩滿在我身之歡喜故,我雖稱禮念,非為積機之功行,唯是行阿彌陀佛為凡夫所成之行也。
93. 佛體無為無漏,依正無為無漏。然則,名體不二故,名號亦是無為無漏也。
94. 故還成念佛三昧,言令「專復專」也。
「專」之字二重, 先捨雜行而取正行,此是一重之專。
後擱助業而歸正定業,又是一重之專也。
又初之專者是一行,後之專者是一心。
一行一心,言「專復專」也。
95. 此正定業之體者,非是機邊三業之念佛。
不問時節久近,不簡行住坐臥,攝取不捨之佛體,即是凡夫往生之正定業故。
名體不二故,名號亦是正定業也。
還成機法一體之 南無阿彌陀佛,言念佛三昧。
96. 是故不依機之念不念,從佛之無礙智,成就機法一體故,名號即無為無漏。故顯此意言「極樂無為」也。
97. 言念佛三昧者,非以機之念為本,是以念佛之大悲,攝取眾生為本。
98. 佛之功德本在眾生之處,成就機法一體故,言發起歸命之心,亦非始歸;是成就機法一體之功德,浮出於眾生之意業也。
雖稱南無阿彌陀佛,亦非因稱而近於佛體,是機法一體正覺之功德,顯現於眾生之口業也。
信則歸於佛體,稱則歸於佛體也。
99. 自力他力,日輪之喻。
欲以自力往生者,如在暗夜,以我眼欲見物,更無所得。
眼受日輪之光,見所緣之境,此日輪之力也。
但雖有日照之因,生盲者不可見;雖有開眼之緣,在暗夜亦不可見。
如日與眼,因緣和合而見物也。
在歸命之一念,受取本願功德,方可遂往生之一大事也。
歸命之心如眼,攝取光明如日。
「南無」者,即是歸命,此如眼也。
「阿彌陀佛」者,即是他力弘願之法體,此如日輪也。
故受取本願之功德者,是宿善之機,作「南無」歸命,而稱「阿彌陀佛」,六字之中,萬善萬行恆沙之功德,成就於一聲稱名也。
故不可於此外,別求功德善根也。
100. 四種往生之事。
101. 言四種往生者,一者,正念往生。
《阿彌陀經》云:「心不顛倒,即得往生」者是也。
102. 二者,狂亂往生。
《觀經》下品云:十惡、破戒、五逆衆生,臨終之初狂亂,手握虛空,身流白汗,地獄猛火現前;遇善知識,若一聲,若一念,若十聲,遂得往生。
103. 三者,無記往生。
104. 此見於《群疑論》。
105. 此人未成無記之時,蒙攝取光明所照,已發歸命之心。
然從受生死之身以來,為應受之業因,而成無記。
得往生者,蒙他力之佛智所引故,往生無疑。
譬如,雖在睡眠,月光依然照之。
在無記心中,攝取光明亦不絕故,以光明之力,雖無記心,亦得往生也。
106. 不知因果之人,疑難謂:佛力何以對少少無記,亦任其為之耶?又謂:既成無記,絕不能往生。
是不知聖教,迷於因果之理,疑惑佛智之不思議也。
107. 四者,意念往生。
108. 此見於《法鼓經》。雖不出聲,以心念往生也。
109. 此四種往生者,黑谷聖人之料簡也。
110. 世常不詳知此理,言:「臨終不念佛,又成無記,則不得往生。」言「稱名號則得往生。」雖有此義,尚嫌粗略也。
111. 如五百長者子,臨終雖稱佛名,不得往生。
臨終雖出聲,若不發歸命之信心者,可生人天。
此見於《守護國界經》。
然則唯前四人,發歸命之信心者,皆應得往生也。
112. 天親菩薩《往生論》云:「歸命盡十方,無礙光如來。」
雖是深法,可以淺喻得解也。
譬如:日為觀音,雖受觀音之光,幼稚之時則不識。稍有知識之時,以爲是我眼自力之光。善知日輪之人告言:「若真我眼之光,在暗夜能見物者,則真是我眼之力。」因信其言,而速歸本來之日光,則我眼之光,頓成觀音之光。
歸命之義,亦復如是。
不知之時之壽命,亦是阿彌陀佛之壽命。但稚愚之時,即不知;稍有知識,以自力執壽命爲我有。
聞善知識之教,歸本來阿彌陀佛之壽命,而歸命無量壽覺者,即信我之生命是無量壽。
如此歸命,方釋為「得正念」也。
113. 得正念之人,譬如受枷鎖之累,歸命之後,雖成無記,猶可往生也。
《群疑論》已言:無記心得往生者,蒙攝取心光照護故,其無記心即止,而以慶喜心往生也。
又《觀經》之下三品,未歸命時,地獄相現,雖致狂亂,受善知識勸,以歸命故得往生。
又平生歸命之人,在生之時,即蒙光明攝取之益故,臨終心亦不顛倒而往生,此名正念往生也。
又言:歸命之信心發起後,雖不出聲而終,尚可往生。見於《法鼓經》,此言意念往生也。
114. 然則,總而言之,若他力不思議之信心決定者,往生不可疑也。
115.《觀佛三昧經》云:有長者,有一女,於最後處分,付與閻浮檀金,包於穢物,埋置泥中。國王遣群臣奪之,雖步行泥土,不覺而歸。其後此女出而行商,比前更為富貴。
此譬喻也。
言國王者,喻我身之心王。
言寶者,喻諸善。
言群臣者,喻六賊。
被六塵奪諸善,無方可發者,喻無緣出離。
取出金寶,富貴自在者,喻依念佛三昧信心決定者,須臾得往生安樂。
包於穢物,置泥中者,喻言五濁之凡夫、穢惡之女人,以為正機也。
116. 點火燃薪,一體不離。
薪喻行者之心,火喻彌陀攝取不捨之光明。
蒙心光照護故,離我心無佛心,離佛心無我心。此故名南無阿彌陀佛。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