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搜尋
作家相片HK Horai

暗夜的人生,要讓佛法的燈炬帶著走


問:老師剛才說太郎「喝酒」,二郎「醉」。《無量壽經》上說彌陀之前有五十二位“太郎”,阿彌陀佛也喝了酒,為什麼我們這些“二郎”都還沒有醉?還在這裡執迷不悟呢?


答:阿彌陀佛的佛眼看眾生,眾生都已經是醉了。阿彌陀佛有信心,一定讓所有眾生都喝醉。但大家要知道,阿彌陀佛是無量壽佛,沒有時間,是超越時間的。(老師用手比劃拉開距離)我們在這邊,還沒醉;但佛眼已經看到那邊,我們醉了的那邊。我們人很短視,只能看到前面這裏,就說自己還沒有醉。佛可以通三世,已看到明天會發生什麼,明天發生的事情和現在發生沒有兩樣。凡夫不到明天就不知明天會發生什麼事,很愚癡的。佛可貴之處在於他是如實地知道實相的人。佛不僅可以看到我們的未來是什麼,連沒有出生的眾生也都能知道他們會怎樣。



問:我們今天來這裏,都是想早點喝醉啊。


答:要醉很容易,只要大家能從內心深處對阿彌陀佛的偉大生起讚歎、感動,當下你就醉了。但是凡夫疑心很重,總想著“雖然你這麼講,但是……”,知見很強,比佛還聰明,所以就醉不了。



真正醉的人,聽到法座上這樣一席話,“啊!原來阿彌陀佛是這麼偉大的佛,和我想的完全不一樣。啊,阿彌陀佛這樣偉大!”當下低頭,當下就醉了。雖然還沒有往生,可是往生已經得到保證。


但凡夫不肯低頭,「雖然老師這麼說,但是……」有“但是”出來,就醉不了。凡夫老實不了,就是我們的障礙所在。我們無法老實信受佛語,讀了再讀,聽了再聽,問號還在。這就是凡夫的疑心很重。直到面對死亡時,什麼力量都使不出,所學所知道的都拿不出來,才能恍然大悟,疑心才被破除。但當我們還有氣力的時候,我們無法老實,我們都被自己的氣力、小聰明所騙。



我們聽聞佛法的人,為什麼沒法馬上被阿彌陀佛救度?是因為我們都比阿彌陀佛聰明,無法真正地投降給阿彌陀佛。佛的功德不是世間有的東西,我們無法馬上接受,有疑心。有疑心就是比阿彌陀佛還聰明,因為佛已經想不出其他辦法來救我們了。


沒關係,對自己還有信心的人,儘量去學,儘量去聽,學到學不動,再怎麼進也進不了的時候,發現自己原來才這麼點能耐,就會乖乖地信受阿彌陀佛的力量。阿彌陀佛有耐心等。



最聰明的人是趕快投降給阿彌陀佛。但每個人都想當檢查官,檢查佛是否真的這樣,考驗佛,比佛聰明。人無法當檢查官,就是在臨終的時候,那是絕對無力、暗黑、孤獨、恐怖、絕望的心境,會在臨終的剎那跑出來,此時就無法當檢查官,只能靠阿彌陀佛救度,也只有在此時,有緣的人才肯真正投降。


檢查阿彌陀佛的時間,有的十年、二十年、三十年、四十年、五十年,時間一到,你就無力檢查,這樣的人就會無條件投降。阿彌陀佛對他而言是絕對存在的時候,他的心就能大安心。這個心境的人就會看到自己是「貧苦」的人,就會看到阿彌陀佛是成就“無上道”的佛,就會乖乖地投降。在座的各位千萬不要當檢查官,趕快投降給阿彌陀佛吧!


(老師喝水)不要小看喝水,瀕死的人連水也喝不下去的,只能靠打點滴,人的能耐如此而已。



問:《觀經》中韋提希夫人以凡夫的肉眼看到彌陀在空中顯現,即時得三法忍,很羡慕。阿彌陀佛有無邊法力,不如乾脆顯現給我們看一下,我們不就相信了嗎?


答:這種想法乍聽之下似乎很有理,可是阿彌陀佛真的出現在你面前時,凡夫會吐血而死的。平時我們對自己齷齪的心只認識到一點點,所以還沒有覺得怎樣,而佛是無限清淨光明的存在,當佛出現時,我們會看清自己的心如何地齷齪,會羞慚到吐血而死。



阿彌陀佛不現身給我們看是一種慈悲。我們之所以能活的這麼自在,是因為我們的心別人都不知道。如果我們的起心動念別人都知道的話,我們會活不下去的。所以阿彌陀佛化為聲音給我們聽,不是現身給我們看。


不要說佛,就說娑婆世界,古代拜見皇帝、現代見董事長,我們一定盛裝、畢恭畢敬、全身發抖、非常緊張,因為他們高高在上。人的世界尚且如此,何況是佛。阿彌陀佛不是現身,而是化作聲音來救度我們,是佛的慈悲。



阿彌陀佛對凡夫的起心動念都了如指掌,化為聲音慢慢地進入到我們心坎中來救度我們,這是阿彌陀佛慈悲、溫柔之處。阿彌陀佛的教法不是傷我們眾生的心,是知道凡夫是怎樣的存在,而順著我們的心慢慢培育我們。


當別人指責我們的缺點時,我們會不高興,所以阿彌陀佛出現的當下,我們因為能看到自身充滿污濁,會更受不了。我們為人處事也是如此,真正要對他人好,不要把他的缺點一五一十的指出來,要慢慢來。學這個法門,說自己是凡夫可以,但不要說別人:“你是凡夫”“你罪業深重”,別人會受不了。通過修行,人會自己感受到“我是罪惡生死凡夫”,在他人沒感受到這點時就說他是“罪惡生死凡夫”,他會受不了。



天臺大師在《摩訶止觀》中說:當我們修定的時候,修到什麼程度,會出現什麼境界給你看。其中講到,他修止觀時看到殘破的佛,這表示自己過去世做過謗佛破佛的事情。修止觀的人才能看到過去自己做過什麼不好的事情。此時唯一能做的事就是懺悔,才能滅罪,景象就會消失。


《摩訶止觀》中提到,自己過去世做過什麼,才會有什麼境相出現。我們在日常生活中,會聽到電視報導殺人啊、搶劫啊,或是眼睛看到這些不好的事,這些表示是自己過去世做過相同的事,才會有緣聽到或看到這樣的場面。學佛的人要知道,如果聽到哪裡有殺人的事,就要懺悔自己過去世造過殺業。當我們聽到哪裡有孩子殺父母,或是父母殺小孩之類的事,學佛的人就要慚愧自己過去做過這樣的事而懺悔。



我們常常犯這樣的錯誤,眼睛老是往外馳求,不知道要反求諸己。所以當我們看到或聽到這樣的事時,不要做旁觀者,而要懺悔,懺悔自己過去世造過這樣的殺業,今日才有因緣聽這樣的事情。所以日本有句話:「透過別人,慚愧自己」。


(晚上散步時,一位老菩薩向老師跪請開示,自訴持菩薩戒十年,仍不得安心,不知能往生否。老師為她慈悲開示了阿彌陀佛的本願,老菩薩如釋千斤重擔,歡喜作禮而去。同朋們旁聽,都深感震撼。法座上,有師兄請老師開示此事。)


問:是不是我們都要經過這種求之不得(十年菩薩戒)的經歷,才能感受到佛的真實?



答:她是個很好的例子,在修行路上遇到很大的挫折、失敗,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。人遇到人生的挫折失敗,才會轉變方向。老菩薩是發現到自身困境的人,所以她會轉向。那些認為自己很好的人,不會改變。所以各位不妨試試看,去碰壁,碰壁之後才知道回頭。


在座各位或許都覺得念佛很簡單,沒什麼了不起,但在日本有一個人說:自己連一句真實的念佛都沒有!這個人就是淨土真宗的開山祖師親鸞聖人。聖人精進修行,才發現自己念不出真實的佛。



念佛對行者來說,非行非善。什麼是非行非善?這就是佛的功德力。認為念佛是自己的修行,都是慢心,是佛的功德力讓眾生念佛。聖人最後才知道:從前以為自己在念佛,原來都是在做盜賊!念佛是佛功德的回向,不是凡夫有漏自力的修行。

(榜書)

念佛只是彌陀的功德,更非凡夫有漏行,故不借機功得往生益,偏是自然不可思議也」。

──存覺上人法語



請問大家:拜佛時,是誰在拜佛?


(大眾答:是佛的功德力感動我們來拜佛。)


這裏的天空很美,月亮很圓很大。當我們看到月亮很圓很大,以為是自己在看,就錯了。是月亮的光吸引我們去看她!要培養這樣的思維邏輯:不是我在喝水,是水在讓我喝!



(老師拿起桌上的一瓶飲料問大眾)為什麼我會想喝水?因為喝過這種飲料,覺得味道很好,以後每次看到都會想喝。它是主動,我們是被動,是這種飲料吸引我們來喝。飲料能吸引我們來喝,這後面不知下了多少心血精力。它能夠讓我們活人想喝,所以它也是活的。


以佛法的眼光來看,一切都有生命,這就是法身。每一樣東西都有生命,所以不要糟蹋。糟蹋東西等於殺生。如達摩祖師這樣證悟的人,看到這些物品(老師用手一一指著桌面上的瓶子、杯子及答錄機等等),知道都是法身佛,是大日如來。凡夫沒有智慧,只知道是飲料……等等,不需要就丟掉了,所以凡夫常造殺生業。



世間所有東西都有生命,都是活的,沒有死的東西。如果大家有這種佛法眼光,你的人生觀就會不同。有這樣的心,就常會有慚愧、感恩的心出來。有慚愧、感恩的心,人生就會變得很溫暖。

隨意糟蹋東西的人,就不知感恩、不知慚愧。不知感恩、不知慚愧,這就是在造業。造業就會帶來果報,於是惑、業、苦不斷地輪回。所以人生要以佛法為準則,否則我們會不斷造業。走錯路,苦的是自己。



“托福”是很好的話,但很少有人有這樣的心。不知感恩,不知慚愧,所以有惑、業、苦的輪回。所以大家要好好反芻這幾天聽到的話。


人生以佛法為準則,一定不會錯。遇事不要以自己的準則去判斷,不然會更苦惱。我們的知見都是不好的,都是執著,但我們都不知自己不對,所以很苦。當我們自以為是時,佛就會看著我們嘆息:這個阿呆,又在做傻事。



佛眼看人,如人看貓狗,只覺得可憐可憫。佛的智慧與凡夫的智慧差距很大。好好去聽聞佛法,十幾年、幾十年,人生就會不一樣。


凡夫都是顛倒,但我們不知自己顛倒,以為自己最對,我們每個人不都是在做自己覺得最正確的事嗎?結果如何呢?每個人都在走夜路。在我們這個暗夜的人生,要讓佛法的燈炬帶著走。

4 次查看0 則留言

最新文章

查看全部

名號實相法

首先講到「名號實相法」的人師是曇鸞大師。名號實相法和我們有什麼關係呢?講「一生造惡值弘誓」的道綽禪師,引用《觀經》「下下品」之文,說「臨終時遇善知識教念十聲無量壽佛名,因而得救。」為何僅是念佛就能得救呢?因為聞的是「名號實相法」。「實相」有功德,此成為名號的功德。...

煩惱菩提體無二

则盈: 師兄早上好!請教師兄,“煩惱菩提體無二”中的“体”該如何理解? 還有,“淨土證悟的真理,在尚是凡夫身上說明之,實是不可能”這句該做何解?感恩師兄 蒙光: 南無阿彌陀佛 “煩惱菩提體無二”,“體”作爲術語,在佛法中有多重所指,在此處指其自身、本性。體無二,即一體不二,...

三帖和讚:唱讚與文義簡說(一)

讚,即讚歎頌揚之義,讚歎頌美之辭亦名爲“讚”。佛教中特指讚歎頌揚佛菩薩功德行儀的章句。佛典中,以偈頌讚歎佛德者居多。日本佛教傳統中,將日語(和語)書成,以“和音”唱頌佛、菩薩、祖師或教法等之讚歌稱“和讚”。其形式多以七五調,四句一章為基本,由數章至數十章連續唱頌。...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