編撰者按:編者以丁福保编《佛學大辭典》等辭書為藍本,依眞宗大綱,選撰詞條,校訂增删,而成此文。意在立足釋尊一代時教,參酌聖道,以明一宗眼目。全文依本典結構,復以師教傳授為指歸,詞條獨立而自相應和,有心者能識之。然得失如何,不敢自是,尚祈高明,有以教我。
【淨土真宗】
略云真宗。日本二十宗之一。淨土宗所分出。以他力迴向之信心為淨土往生之正因,以信後相續之稱名為佛恩報謝之行業。且其宗規許蓄妻噉肉,不別要持戒,倫理綱常,通似世之修齊也。親鸞為其宗祖。
【真宗七祖】
第一祖龍樹菩薩,第二祖天親菩薩,第三祖梁曇鸞和尚,第四祖唐道綽禪師,第五祖唐善導大師,第六祖橫川之源信和尚,第七祖黑谷之源空上人也。此七祖為日本真宗開祖見真大師所自定。見正信偈。
【見真】
以空慧徹見真諦之理也。
無量壽經下曰:「慧眼見真能度彼岸。」
【又】(人名)日本真宗之開祖親鸞,謚曰見真大師。
【善知識】
知識者,知其心、識其形之義。知人乃朋友之義,非博知博識之謂,善者於我為益,導我於善道者。
法華文句四曰:「聞名為知,見形為識。是人益我菩提之道,名善知識。」
法華經妙莊嚴王品曰:「善知識者是大因緣,所謂化導令得見佛,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。」
有部毘奈耶雜事曰:「阿難陀言:諸修行者,由善友力,方能成辦。得善友故,遠離惡友,以是義故,方知善友是半梵行。佛言:阿難陀勿作是言,善知識者是半梵行。何以故?善知識者是全梵行。由此便能離惡知識,不造諸惡,常修眾善,純一清白,具足圓滿梵行之相。由是因緣,若得善伴與其同住,乃至涅槃,事無不辦,故名全梵行。」
【真如】
梵音部多多他多Bhūtatathatā(此梵語出於金剛經之梵本,譯曰真如性),真者真實之義,如者如常之義,諸法之體性離虛妄而真實,故云真,常住而不變不改,故云如。
唯識論二曰:「真謂真實,顯非虛妄。如謂如常,表無變易。謂此真實於一切法,常如其性,故曰真如。」
或云自性清淨心,佛性,法身,如來藏,實相,法界,法性,圓成實性,皆同體異名也。
唯識述記二本曰:「真以簡妄,如以別倒。初簡所執,後簡依他。或真以簡有漏非虛妄故,如以簡無漏非有為故。真是實義,如是常義,故名真如。」
探玄記八曰:「不壞曰真,無異曰如。前則非四相所遷,後則體無差別,此約始教。又不變曰真,順緣稱如。由前義故,與有為法非一。由後義故,與有為法非異。二義同為一法,名曰真如。」
大乘止觀曰:「此心即自性清淨心,又名真如,亦名佛性,亦名法身,亦名如來藏,亦名法界,亦名法性。」
往生論註下曰:「真如是諸法正體。」
教行信證證卷曰:「無為法身即是實相,實相即是法性,法性即是真如,真如即是一如。然則彌陀如來從如來生,示現報應化種種身也。」
【真如實相】
真如與實相,同體異名,約於假諦之妙有而曰實相,約於空諦之一如而云真如。此二不二之中道,云法界。
但真如有不變隨緣之二義。又實相其實為三諦之總名,故真如實相通於空假中也。
觀佛三昧經曰:「佛地果德,真如實相,第一義空。」
往生要集中本曰:「色即是空,故謂之真如實相。空即是色,故謂之相好光明。」
【真如一實】
真如即一實之理。
教行信證文類三本曰:「真如一實之信海。」
【法性真如】
法性與真如,異名同體也。
【真如海】
真如法性具無量之性功德,故云海。起信論歸敬頌曰:「法性真如海,無量功德藏。」
觀經玄義分歸敬頌曰:「歸命盡十方,法性真如海。」
【性海】
真如之理性,深廣如海,故云性海。如來法身之境也。
西域記序曰:「廓群疑於性海,啟妙覺於迷津。」
往生禮讚曰:「性海如來盡是師。」
五教章上曰:「性海果分當是不可說義。」
五燈會元云:「祖曰:汝化性海得否?曰:何謂性海,特未嘗知,祖即為說性海。曰:山河大地,皆依建立。三昧六通,由玆發現。」
白居易詩云:「性海澄渟平少浪。」
【二尊】
釋迦與彌陀也。
觀經玄義分曰:「今乘二尊教,廣開淨土門。」
觀經散善義曰:「仰蒙釋迦發遣,指向西方,又藉彌陀悲心招喚。今信順二尊之意,不顧水火二河,念念無遺。」
【二尊一教】
觀無量壽經流通分之說相。
於正宗分釋迦開要門,彌陀彰弘願,二尊所教,各自異別。
至流通分,釋迦上來說要門之定散二善,以弘願之念佛,付屬阿難,故釋迦之發遣與彌陀之招喚全然一致,二尊所教,同為念佛之一道。
【遣喚】
發遣與招喚也。釋尊告示由娑婆世界乘彌陀願船而往極樂,阿彌陀佛自極樂直來招呼也。
【釋迦發遣】
對於招喚而言。謂釋迦自此土勸說往生彌陀之淨土也。觀經玄義分曰:「仰惟釋迦此方發遣,彌陀即彼國來迎,彼喚此遣,豈容不去也。」
【出世本懷】
釋迦如來出興於娑婆世界之本意也。聖道門諸家以法華之開權顯實開跡顯本為出世之本懷。因法華經方便品:「諸佛世尊,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」故也。
又淨土門諸師以無量壽經念佛往生為出世之本懷。因無量壽經:「如來以無蓋大悲矜哀三界。所以出興於世,光闡道教。欲拯群萌,惠以真實之利。無量億劫難值難見。猶靈瑞華時時乃出」故也。
案佛之教門有二種:一智慧門,二慈悲門。一攝上智,一度下愚。法華之本懷,在於智門。念佛之本懷,存於悲門。
【二道】
謂難行道與易行道也。龍樹所立之名目。至初地不退位有二道。
一、難行道,修難行而求佛果之法也。謂在此娑婆世界,欲修六度萬行而因以成佛也。自力修行勤苦而後漸達佛位之困難,如陸路步行之苦,此法難行,故謂之難行道。
二、易行道,易修行而求佛果之法也。謂信阿彌陀佛往生淨土而因以成佛,以信方便之念佛,得速至佛位之他力道。恰如水道乘船,無何等苦痛而樂,此法易行,故謂之易行道。
是龍樹菩薩所判,而淨土門諸家之教判皆依之。
十住毘婆沙論易行品曰:「至阿惟越地者,行諸難行,久乃可得。(中略)或有以信方便易行,疾至阿惟越地(Avaivartya)者。」
淨土十疑論曰:「論曰於五濁惡世無量佛所,求阿鞞跋致,甚難可得。蓋言娑婆世塵境麤疆,五欲障蔽,難入於道,故名難行道。謂憑信佛語,修行念佛三昧,求生淨土,復乘阿彌陀佛願力攝持,決定往生,故名易行土。」
【二門】
唐道綽所判。
一、聖道門,此土由凡至聖修道之教門也。除淨土三經,其餘之諸經是。
二、淨土門,往生彌陀淨土而證聖果之教門也。三部經之所說是。
安樂集上曰:「一謂聖道,二謂往生淨土。」
選擇集本曰:「道綽禪師,立聖道淨土二門,而捨聖道正歸淨土。」
教行信證六本曰:「凡就一代教,於此界中入聖得果名聖道門,云難行道;
於安養淨剎入聖證果名淨土門,云易行道。」
【二雙四重】
真宗所立之教判也。
難行道有豎出豎超之二重。
豎出者自小乘至權大乘之法相三論。歷劫修行之教法也。
豎超者實大乘之真言法華華嚴等,即心是佛,即身成佛之教法也。
又易行道有橫出橫超二重。
橫出者,生於化土之三福九品之自力行法,觀無量壽經之所明是也。
橫超者,生於報土之選擇本願之實大。無量壽經之所明是也。
合難行道之一雙二重與易行道之一雙二重,而稱為二雙四重。
豎者難行道,橫者易行道,出者漸教,超者頓教也。亦是權教實教之異名也。
教行信證二本曰:
「然就菩提心有二種:一者豎,二者橫。
又就豎有二種:一者豎超,二者豎出。
豎超豎出明權實顯密大小之教歷劫迂迴之菩提心,自力金剛心菩薩大心也。
亦就橫復有二種:一者橫超,二者橫出。
橫出者正雜定散他力中之自力菩提心也。
橫超者斯乃顯力迴向之信樂,是曰願作佛心,願作佛心即是橫大菩提心,是名橫超金剛心也。」
同六要鈔曰:「然就菩提者,此有二雙四重之釋,所謂豎出豎超橫出橫超是也。所立差異,就文可見。」
【門餘大道】
在八萬四千法門外他力念佛之大道也。念佛為因果超絕之教,道理以外之法,不可思議之道也。故名。
【本願正機】
指本願標的之眾生而言。
蓋彌陀之本願,由於欲救濟罪業深重煩惱熾盛者之大悲心而建立者,故指末代濁世之吾人眾生,為本願之正機也。
【極惡】
犯四重罪及五逆罪者。
涅槃經九曰:「犯四重禁及五無間,名極重惡。譬如斷截多羅樹頭更不復生。」
往生要集下曰:「觀經云:極重惡人,無他方便。唯稱彌陀,得生極樂。」
【機法】
機與法之並稱。
機,根機;法,教法。
法為能被、能化、所信,即法能被機,能化機,為機所信受者;
機為所被、所化、能信,即機為法所被,為法所化,能信受法者。
此二者相對而不相離。
【一切智】
佛智之名。三智之一。知了一切之法。此一切智對於一切種智,有總別二義。若依總義,則總名佛智,與一切種智同。若依別義,則一切種智為視差別界事相之智。一切智為視平等界空性之智也。
先示總義,則法華經譬喻品曰:「勤修精進,求一切智、佛智、自然智、無師智。」
同化城喻品曰:「為佛一切智,當發大精進。」
仁王經下曰:「滿足無漏界,常淨解脫身,寂滅不思議,名為一切智。」
中論疏九末曰:「知一切法,名一切智。」
華嚴經大疏十六下曰:「智度論云:如函大蓋亦大,還以無盡之智,知無盡法,是故如來名一切智。」
【一切智船】
乘人而運於一切智地岸之船。即佛也。
教行信證文類二曰:「能流入願海,乘一切智船,浮諸群生海。」
【功德藏】
功德之寶藏也。
無量壽經下曰:「具足功德藏,妙智無等倫。」
新譯仁王經下曰:「滿功德藏,住如來位。」
【福智藏】
含攝福德、智慧二莊嚴之法藏也。
【方便藏】
佛之方便,包藏一切功德,故稱曰方便藏。
教行信證二曰:「乘一切知船,浮諸群生海,圓滿福智藏,開顯方便藏。」
【大慈大悲】
佛菩薩廣大之慈悲也。與樂為慈。拔苦為悲。
智度論二十七曰:「大慈與一切眾生樂,大悲拔一切眾生苦。(中略)菩薩大慈於佛為小,於二乘為大。此是假名為大,佛大慈大悲,真實最大。」
法華經曰:「大慈大悲,常無懈倦。」
【大慈悲】
大慈大悲也。
觀無量壽經曰:「佛心者大慈悲是,以無緣慈攝諸眾生。」
【大悲】
救他人苦之心謂之悲。佛菩薩之悲心廣大,故曰大悲。
涅槃經十一曰:「三世諸世尊,大悲為根本。(中略)若無大悲者是則不名佛。」
大日經一曰:「菩提心為因,大悲為根本,方便為究竟。」
【無蓋】
廣大之極,更無蓋之者也。與無上等同。又謂無所不蓋也。
無量壽經上曰:「如來以無蓋大悲,矜哀三界。」
同淨影疏曰:「佛悲殊勝,餘不能加,不能蓋上,名無蓋悲。」
同嘉祥疏曰:「無蓋悲者,佛慈悲無所不覆蓋耳。」
【平等大悲】
佛菩薩對於一切眾生憐愍普遍平等之慈悲也。
【願心】
佛願救眾生之心。眾生願成佛之心。總之為四弘誓願之心也。
【悲願】
佛菩薩大慈悲所發之誓願也。如阿彌陀佛之四十八願,藥師如來之十二願等。
唯識論四曰:「悲願相應善心。」
大日經疏四曰:「勸囑阿闍梨,令興平等悲願。」
【純利他】
瑜伽三十五卷云:此中菩薩於純利他應知應斷者(中略)若諸菩薩、於諸靜慮,善巧迴轉,已超下地,而更攝受下地白法。謂彼已能安住靜慮,由悲願力,捨諸靜慮,隨其所樂,還生欲界。
又諸菩薩、已得自在,於十方界,種種變化,作諸眾生種種義利。
又諸牟尼,自事已辦,依止如來力無畏等所有一切不共佛法,徧於十方無量眾生,能作無量大利益事。
當知此等,名純利他。
【他利利他深義】
淨土論有「菩薩如是修五門行,自利利他,速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。」等語。
曇鸞於論註釋之曰:「然覈求其本,阿彌陀如來為增上緣。
他利之與利他,談有左右。
若自佛而言,宜言利他。
自眾生而言,宜言他利。」
蓋不言自利他利,而言自利利他者,他利以眾生得利益為主題,施利者之力難顯。言利他,則表利眾生之意,而顯與力者。
佛建大願,自成佛而利益眾生者,不可不謂為自利利他之意也。
【本願】
本為因之義,元於因地立此願,今日得其果,故對於果而曰本願。
又本為根之義,根本之誓願也。菩薩之心廣大,誓願亦無量也,唯以此願為根本,故曰本願。如阿彌陀如來之四十八願,藥師如來之十二願是也。
無量壽經上曰:「皆是無量壽佛威神力故,本願力故。」
同下曰:「其佛本願力,聞名欲往生。皆悉到彼國,自致不退轉。」
往生論曰:「觀佛本願力,遇無空過者。能令速滿足,功德大寶海。」
十住毘婆沙論三曰:「一切去來今佛,威力功德智慧無量深法,等無差別,但隨諸佛本願因緣,或有壽命無量,或有見者即得必定,聞名者亦得必定者。」
法華經譬喻品曰:「以本願故,說三乘法。」
【本願功德聚】
由因位之本願而於永劫積聚功德之佛也。謂阿彌陀佛。
【第十八願】
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中之第十八願也。無量壽經上曰:
「設我得佛,十方眾生,至心信樂,欲生我國,乃至十念。若不生者,不取正覺。唯除五逆,誹謗正法。」
四十八願中此名王本願,眾生念佛得往生於淨土者唯依此願,因此名為念佛往生之願。
教行信證三本曰:「斯心即是出於念佛往生之願,斯願名選擇本願,亦名本願三心之願,復名至心信樂之願,亦可名往相信心之願也。」
【願成就文】
法藏菩薩建四十八願中,以第十八願為王本願。釋尊說十八願成就之文,謂之願成就文。
在無量壽經下卷之初,其文曰:
「諸有眾生,聞其名號,信心歡喜。乃至一念,至心迴向,願生彼國,即得往生,住不退轉。唯除五逆,誹謗正法。」
【抑止攝取】
制遮與容受也。同於折伏慈悲。
佛以慈悲智慧圓滿,於智慧門制遮逆惡眾罪,於慈悲門容受善惡一切而無漏也。
無量壽經之十八願說:「唯除五逆,誹
謗正法。」
觀無量壽經說:「五逆十惡,具諸不善者,皆得往生。」
古來會解之者,如善導觀經疏四,謂壽經約未造業,由抑止門故除逆謗。觀經約既造業,由攝取門故取之。當於群疑論三十五家中之第九家。
然六要鈔別解為罪業與多劫障重之二義。
若約彌陀大悲之本誓,則如法事讚所云:「以佛願力,五逆十惡,罪滅得生,謗法闡提,迴念皆往。」有同一無別,報土得往之益也。
【二門】
一、抑止門,佛欲眾生不造重罪,使惡逆之眾生不得往生淨土,乃抑止彼之教門。是佛之大智也。
二、攝取門,極惡之眾生念佛則得往生,乃攝取彼之教門。是佛之大悲也。是善導會大觀二經相違而判釋者(諸家立種種之義而會之)。
觀經散善義曰:「問曰:如四十八願中,唯除五逆誹謗正法,不得往生,今此觀經下品下生中,簡謗法攝五逆者有何意也?
答曰:此義仰就抑止門解。如四十八願中除謗法五逆者,然此二業,其障極重,眾生若造,直入阿鼻,歷劫周障,無由可出。但如來恐其造斯二過,方便止言不得往生,亦不是不攝也。」見群疑論三,探要六,散善記三。
【本願一乘】
彌陀之本願,為一乘之法,以本願使一切眾生盡成佛也。
愚禿鈔曰:「本願一乘,頓極頓速,圓融圓滿之教者,絕對不二之教,一實真如之道也。」
【本願一實】
如來之本願,即一實之理。
教行信證文類三本曰:「道者即是本願一實之直道。」
【本願一實大道】
謂他力念佛之法門也。
釋尊一代之諸教,八萬四千之法門,要皆為歸入於彌陀本願之支徑小路,惟本願他力之一乘為真實之大道,即得真實到著大涅槃之道也。
【誓願一乘】
又作本願一乘、宏願一乘、悲願一乘。
淨土宗以阿彌陀佛之本願為一佛乘,說彌陀四十八願中之第十八願乃眾生一生成佛之唯一無上之法門,稱為「誓願一乘」。
無量壽經說:「究竟一乘,至於彼岸。」
【願海】
佛、菩薩之願事深廣,譬如海也。
江總詩曰:「未泛慈舟遠,徒令願海深。」
八十華嚴經六曰:「顯示一切大願海。」
萬善同歸集六曰:「超三有之苦津,入普賢之願海。」
往生要集上本曰:「聞一實道,入普賢之願海。」
【一無礙道】
生死與涅槃融和無障之悟道也。
往生論註下曰:「一道者,一無礙道也,無礙者,謂知生死即是涅槃。」
【佛願生起本末】
彌陀本願之謂也。生起者,生即起,謂佛願之因之起源。彌陀於因位之昔,見苦惱之眾生以大悲心起願行,故佛願之生起,為眾生流轉之苦相也。
本者,因位之本願修行;
末者,果上之名號也。
【大願】
願眾生成佛之心也。又,佛願救眾生之心也。
【弘願】
弘大之誓願。願救一切眾生也,如阿彌陀佛之四十八願是。
觀經玄義分曰:「安樂能人,顯別意弘願。(中略)言弘願者,如大經說。」
【弘誓】
具曰弘誓願。謂佛菩薩弘大之誓也。
無量壽經上曰:「發斯弘誓,建此願已,一向專志莊嚴妙土。」
同下曰:「以弘誓功德,而自莊嚴。」
法華經普門品曰:「弘誓深如海。」
文句十下釋之曰:「弘,廣也。誓,約也。廣制要心,故言弘誓。」
輔行一之三曰:「僧那西音,此云弘誓。」
法界次第下之上:「廣普之緣,謂之為弘。自制其心,名之曰誓。志求滿足,故云願也。」
【弘誓願】
弘大之誓約與志願也。如上所解。
正信偈曰:「聞信如來弘誓願,佛言廣大勝解者。」
【超世願】
阿彌陀如來之誓願也。世者普通之意。超者卓出之意,為卓越三世諸佛誓願
之大悲本願,故稱超世願。
指普遍四十八願而云,或特名攝身(攝法身也,第十二、十三、十七之三願),攝土(即攝淨土也,第三十一與三十二願)之五願。
無量壽經曰:「我建超世願,必至無上道。」
同註曰:「超世流佈諸佛本願,是名超世。」
【三誓偈】
無量壽經上載法藏比丘說四十八願訖,更說偈,立三重之誓願。謂之三誓偈,又云重誓偈:「我建超世願。(中略)當雨珍妙華。」是也。
又四十八願中之第十七願誓名號,三誓中重誓名聲超十方,故云重誓。
禮讚曰:「當知本誓重願不虛。」
正信偈曰:「重誓名聲聞十方。」
六要鈔二本曰:「六八願上重有此誓,是故此偈云重誓偈。(中略)義寂云:望三種果:一望滿願果,二望大施果,三望名聞果。依此三誓,此偈又名云三誓偈。」
又,淨家一流稱為四誓偈,蓋總三誓偈以下偈語為一誓也。
【究竟願】
願心不退而遂成就也。
【不捨誓約】
謂阿彌陀佛誓願之約束。彌陀第十八願,以念佛往生為誓,言「若不生者,不取正覺。」是即謂以他力攝取信心念佛者不捨之誓,故稱曰不捨之誓約。
【弘誓強緣】
謂阿彌陀佛廣大之誓願力,為眾生得信往生淨土者之強增上緣也。
【誓願力】
佛在因位時興大願所誓。果得之功德力,全由因位之誓願所成也。
【大願業力】
大願力與大業力也。阿彌陀佛思惟五劫而建立之四十八願為大願,積累兆載永劫之六度萬行為大業。
觀經玄義分曰:「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,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,為增上緣也。」
【大願船】
彌陀之本願,渡眾生於彼岸,故譬以船。
淨土傳曰:「菩薩乘大願船,住生死海,就此世界,呼引眾生上大願船。如是送至西方,如有往者,無不得生。」
迦才淨土論下曰:「阿彌陀佛與觀世音大勢至,乘大願船,浮生死海。就此娑婆世界,呼喚眾生,令上大願船。」龍舒淨土文二引此文,言出淨土傳。
往生要集中本引此文,言出清淨覺經,而經無其文。
往生要集中本曰:「無量清淨覺經云:阿彌陀佛與觀世音大勢至乘大願船泛生死海,就此娑婆世界呼喚眾生,令乘大願船送著西方。若眾生有上大願船者,並皆得去,此是易往也。」案清淨覺經無此文,惟迦才淨土論下有之。龍舒淨土文二,引淨土傳而引此文,文少異。
教行證文類二曰:「乘大悲願船,浮光明廣海。至德風靜,眾禍波轉。」
【大寶海】
生無量珍寶之海。
淨土論曰:「觀佛本願力,遇無空過者,能令速滿足,功德大寶海。」
教行信證二曰:「歸入功德大寶海,必獲入大會眾數。」
【他力】
佛道有二力,自己所修之善根為自力,佛之本願力加被力為他力。
一切諸佛為眾生雖有他力,而特以他力之一法,使眾生成佛道者,為彌陀如來一佛,以是為彼佛之本願故也。
彌陀之本願曰:唯願信我者往生我土,使成佛道。故捨自力而信彌陀者,與此本願相應,自成往生成佛之願果也。而此信心亦為依佛之本願而發者,即他力也,以他力之信心為他力所攝取也。
淨土論中下曰:「他力為增上緣。」又曰:「如劣夫跨驢不上,從轉輪王行,便乘虛空遊四天下,無所障礙,如是等名為他力。」
教行信證二曰:「言他力者,如來本願力也。」
【願力迴向】
亦曰他力迴向。
謂彌陀以本願力收因位之萬行,果地之萬德於名號內,與之於眾生也。
行信、因果,往相、還相,皆自如來清淨之願心,迴施於眾生也。
【二種迴向】
淨土門所立。
一往相迴向,以己之功德迴施一切眾生,願同往生阿彌陀如來之安樂世界也。
二還相迴向,生彼土已,成就一切功德,願迴來生死稠林而教化一切眾生使向淨土也。見往生論註下。
【不迴向】
淨土門立二種之迴向:
一、往相迴向,願所修之功德迴向而往生淨土也。
二、還相迴向,願成佛後迴入生死教化一切眾生也。
此二種迴向為菩提心所具之通相,行者依自力勤修,為佛教通途之義。
真宗一派謂此二種迴向,於信之一念,自彌陀之方迴向行者,不須自行者之方更成迴向,故名之為不迴向。
不迴向之言,顯他力之極致也。
教行信證二曰:「明知,是非凡聖自力之行,故名不迴向之行也。」
【功德】
功者福利之功能,此功能為善行之德,故曰德。又,德者得也,修功有所得,故曰功德。
大乘義章九曰:「言功德,功謂功能,善有資潤福利之功,故名為功。此功是其善行家德,名為功德。」
天台仁王經疏上曰:「施物名功,歸己曰德。」
勝鬘經寶窟上本曰:「惡盡言功,善滿曰德。又德者得也,修功所得,故名功德也。」
【光明】
自瑩謂之光,照物謂之明。
有二用:一者破闇,二者現法。
佛之光明者,智慧之相也。
探玄記三曰:「光明亦二義:一是照闇義,二是現法義。」
往生論註下曰:「佛光明,是智慧相也。」
【佛光】
佛之光明也。
讚阿彌陀佛偈曰:「佛光照耀最第一。」
【光燄王佛】
阿彌陀佛之德名。
讚阿彌陀佛偈曰:「佛光照耀最第一,故佛又號光燄王,三塗黑闇蒙光啟。」
無量壽經上曰:「燄王光佛。」
【二光】
一、色光,為佛身所發之光明,眼可見者。亦名身光。
二、心光,為佛心所發之光明,常照護眾生者。往生論註謂之智慧光。
六要鈔三末曰:「言心光者,此非光分身相心想,其體各別,只就義門,宜得其意。以佛慈悲攝受之心所照觸,色名心光。是念佛行相應佛心,其佛心者,慈悲為體。(中略)是故照觸稱名行人之大悲之光得心稱耳。私案:觀佛三昧所觀所見之光明等,可預身光者耶?」
選擇集決疑鈔三曰:「心光者,佛心所起光明,故名心光。論註稱智慧光,與今同也。」
【心光】
對於色光,有智慧光,非心光之稱。心光者,自佛之慈悲心所照之光明也。離平常之光明即色香,而非別有心光。
觀念法門曰:「但或專念阿彌陀佛眾生,彼佛心光常照是人,攝取不捨,總不論照攝餘雜業行者。」
六要鈔五曰:「言心光者,此非光分身相心想其體各別,只就義門,宜得其意。以佛慈悲攝受之心所照觸,色名之心光。」
【光曉】
曉者明也。光曉者如言光明。佛放智慧之光明,破一切眾生之昏闇,猶如曉天之日輪也。
讚阿彌陀佛偈曰:「有量諸相蒙光曉。」
【光觸】
為光明所照觸之意。即謂佛之光明照被,親觸行者之身也。
讚阿彌陀佛偈所謂:「蒙光觸者離有無。」
往生禮讚所謂:「蒙光觸者心不退」是也。
【攝取】
攝物而取之也。又佛以慈悲之光明攝救苦眾生也。
無量壽經上曰:「我當修行,攝取佛國清淨莊嚴,無量妙土。」
觀無量壽經曰:「一一光明徧照十方世界,念佛眾生攝取不捨。」
【不請之友】
謂眾生不請求,而菩薩以大悲為我之友,與我利益也。
無量壽經上曰:「為諸庶類,作不請之友,荷負群生,為之重擔。」
勝鬘經曰:「普為眾生作不請之友,大悲安慰,哀愍眾生。」
同寶窟上末曰:「四乘眾生雖有根性,樂欲未生,不能請求。菩薩照機,知其堪受,即便為說,故言不請。聞必得益,目之為友。」
【滅罪生善】
仗佛力而滅罪生善也。往生要集中本曰:「滅罪生善,共生極樂。」
【善本】
同於善根,植善固而不拔之意。
【又】善為菩提之本也。
法華經序品曰:「已於千萬佛所,植諸德本。」
無量壽經下曰:「若人無善本,不得聞此經。」
勝鬘經上末曰:「善本,本亦因也。欲以此善為菩提根,故名為本。」
【宿善】
宿世所植之善根也。往生要集下末曰:「念彼佛者,宿善內熟,今開發耳。」
【德本】
猶言善根。德者善也,本者根也,諸善萬行之功德,為佛果菩提之本者。法華經序品曰:「於諸佛所植眾德本。」無量壽經上曰:「消除諸漏,植眾德本。」
【又】德中之根本也,依是義而彌陀之名號名為德本。
無量壽經上曰:「係念我國,植諸德本。」
教行信證六本曰:「德本者如來德號,此德號者一聲稱念,至德成滿,眾禍皆轉,十方三世德號之本,故曰德本也。」
【名號】
顯體為名,名彰於外而號令於天下為號。名與號其體一也。此名號之目,雖通於諸佛諸菩薩,然以指彌陀之名號即南無阿彌陀佛為常。
大乘義章二十末曰:「顯體為名,樹德為稱。名稱外彰,號令天下,說之為號。」
法華嘉祥疏三曰:「通即稱號,號令天下,顯化他之義。別即稱名,名以定體,即是自行。」
【名義】
名者體上之名稱,義者體上之義理。如言諸行無常,諸行為名,無常為義。又呼召之名目,謂之名,為名所顯之法體謂之義,依此義則名義者,與所謂名體或名法同。
然就其名與義言之,有名即於義者,有不即者。
名即於義,如呼火而出熱,諸佛之名號及陀羅尼是也,此云真言。
名不即於義,如火之名無熱之用,世間一切名字是也,此云假名。
智度論二十五曰:「問曰:義之與名,為合耶,為離耶?若合,說火時應燒口。若離,說火時水應來。答曰:亦不合,亦不離。古人假為立名,以名諸法。後人因此名字識是事,如是各各有名字。」
肇論曰:「名無得物之功,物無當名之實。」
【名義不離】
世間一切之事法,雖皆名義乖離,而諸佛菩薩之名號及陀羅尼等,則皆名義不離。又謂之名體不二。
如阿彌陀佛,以阿彌陀為名,以光明為義,為體為法,此名與義,相即不二,故稱阿彌陀之名,即已攝取光明矣。
往生論註下曰:
「問曰:名為法指,如指指月。若稱佛名號便得滿願者,指月之指應能破闇。若指月之指不能破闇,稱佛名號亦何能滿願耶?
答曰:諸法萬差不可一概,有名即法,有名異法。
名即法者,諸佛菩薩名號、般若波羅蜜、及陀羅尼章句、梵咒音辭等是也。如禁腫辭云:日出東方,乍赤乍黃等句,假令酉亥行禁,不關日出而腫得差。(中略)有名異法者,如指指月等名也。」
定善義傳通記三曰:「光之與名,即是名義,名義具足,有不捨益。」
【名體】
呼召體者為名,為名所詮之實物為體,世間一切之事物,名不即於體,體不即於名,名體各別,是曰名體互為客。若佛菩薩之名號及真言陀羅尼等,名即於體,體即於名,是謂之名體不離。
【彌陀名號】
彌陀為救濟一切眾生而成就之名號也。六字之名號為:「南無阿彌陀佛」。持其名號,一心不亂,得無量無邊之功德,所有罪障,亦得消滅。眞宗以名號為本尊而禮拜之。
九字之名號為南無不可思議光如來。
十字之名號為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。
【南無阿彌陀佛】
Namo」mitābhāya buddhāya又,Namo」mitayus buddhāya,又作南無阿彌陀(引)佛陀(引)耶,譯曰歸命無量光覺,無量壽覺。歸命於無量壽覺及無量光覺也。淨土門稱之為六字名號。
涅槃經疏二曰:「南無,或言救我,或言歸命,或言屈膝。」
嘉祥法華經義疏四曰:「南無者,歸命也,救我也。」
歸命者,眾生一心仰賴阿彌陀佛,即眾生之信心也。
無量壽覺或無量光覺者,佛助一切眾生行體成就也。蓋眾生之信心與阿彌陀佛助眾生之行體,皆具足於此六字內,此謂機法一體之南無阿彌陀佛也。
善導觀經疏一曰:「言南無者即是歸命,亦是發願迴向之義;言阿彌陀佛者即是其行。以斯義故,必得往生。」彌陀之名號,特由之而成就機法一體•願行具足之深義也。
觀無量壽經曰:「具足十念,稱南無阿彌陀佛。」
【南無不可思議光如來】
稱為九字名號,表阿彌陀佛光德之名號也。總由無量壽經所說之十二光,別由難思•無稱之二光,而立不可思議光之名。謂歸命於思慮言說到底不可及之光明(智慧)之如來也。「南無不可思議光」之語,出於曇鸞之讚阿彌陀佛偈。
【不可思議光如來】
阿彌陀如來之德號也。取無量壽經十二光佛中難思•無稱之二種,而立不可思議光佛之名。
鸞師之讚彌陀偈曰:「南無不可思議光,一心歸命稽首禮。」是立名之初也。
寶積經如來會上所列十四光中有不可思議之名,但此為唐代之譯,則讚彌陀偈以後之事也。
教行信證五曰:「謹按真佛土者,佛者則不可思議光如來,土者亦是無量光明土也。」
【盡十方】
盡十方之法界而無餘也。
【無礙光如來】
經云無礙光佛,論云無礙光如來。阿彌陀如來十二異名之一。
往生論願生偈曰:「世尊我一心,歸命盡十方,無礙光如來,願生安樂國。」
【願行具足】
具足願與行之意。
善導觀經疏一曰:「如經中說:但有其行,行即孤,亦無所至。但有其願,願即虛,亦無所至。要須願行相扶,所為皆剋。(中略)今此觀經中十聲稱佛,即有十願十行具足。云何具足?言南無者,即是歸命。亦是發願迴向之義;言阿彌陀佛者,即是其行。以斯義故,必得往生。」
【果上名號】
與因位願行相應而為證得果上之如來時,以其功德成就之名號也。
【果名】
積萬行之結果名號,謂一切諸佛之名號也。
西方要訣曰:「諸佛願行,成此果名,但能念號,具包眾德,故成大善。」
【果號】
成正覺後之佛名。是為於因位積功德之結果名號,故曰果。
彌陀經元照疏曰:「萬行圓修,最勝獨推於果號。」
【名號不思議】
彌陀之名號,為惡人成佛之法,其功德之廣大無邊不可思議,故謂之名號不思議。
【無生清淨寶珠名號】
阿彌陀之名號,以法藏菩薩之無生智所成,故為無生即生之法性中道也。
往生論註下曰:「彼淨土是阿彌陀如來清淨本願無生之生,非如三有虛妄生也。」
又曰:「阿彌陀如來至極無生清淨寶珠名號。」
【破闇滿願】
阿彌陀佛名號之功德,能破眾生無明之闇,使成佛之志願滿足也。
往生論下曰:「無礙光如來名號,能破眾生一切無明,能滿眾生一切志願。」
【行信不離】
在於真宗,南無阿彌陀佛者,本願之行;深信名號之緣由者,行者之信也。於信之上,自具如來之願行,故離南無阿彌陀佛之行而無信,離信而無行。
【機法一體】
為日本淨土宗西山派及真宗之用語,根據善導觀經疏玄義分之‘六字釋’而來。機為眾生,或眾生對佛之信心;
法為阿彌陀佛,或阿彌陀佛救度眾生之佛力。意指眾生之機与彌陀之教一體不二。
真宗主張,佛欲救度眾生之慈悲心,以‘南無阿彌陀佛’之名號顯現之,眾生於其名號即已成就信心;因此信心與佛力於名號成為一體,故稱機法一體。又當其名號轉為眾生之信心時,眾生之凡心与佛心成為一體,此種情形特稱為佛凡一體。[安心決定鈔卷本、願願钞、漢光類聚卷一、觀經定善義秘鈔卷四]
【光明名號因緣】
阿彌陀佛以光明與名號之因與緣,普救眾生。眾生得往生彌陀之報土者,由於與以名號之因。其所以得名號之因者,由於名之計量。
名號為能生之因,如父。
光明為所生之緣,如母。
名號與光明,乃眾生往生淨土之他力因緣也。
信心為內因,故光明與名號為外緣。又信心為眾生心內所發之涅槃真因,而光明名號,乃自如來使外計量而起信心之因緣也。
【聞光力】
聞光明之力也。聞阿彌陀如來智慧之光明,有超世希有之大願,攝取不捨之威神力而信之。即信彌陀之救濟也。
【信心】
信受所聞所解之法而無疑心也。
此有迷信正信,解信仰信,自力信他力信等之別。
【大信】
信佛而不疑,謂為信。
信心之功德廣大,故曰大。又此信心即為佛心,故曰大。
教行信證二曰:「謹案往相迴向,有大行,有大信。」
同三本曰:「大信心者則是長生不死之神方,忻淨厭穢之妙術。(中略)極速圓融之白道,真如一實之信海也,斯心即是出於念佛往生之願。」
【信海】
信心之實德,廣大無邊,故譬之海。
教行信證三本曰:「真如一實之信海。」
【大信心海】
信心之功德廣大,故譬之於海。
教行信證六本曰:「大信心海甚以叵入,從佛力發起故。真實樂邦甚以易往,藉願力即生故。」
【信心為本】
淨土真宗之綱目,分為真俗二諦,即世出世二門。
俗諦以王法為本,真諦以信心為本。
蓋真宗之意,以為眾生往生彌陀之淨土,非由稱名之功德,乃由信大悲之佛之願力也。
【信心正因】
真宗又於前條真諦門中分為二,謂之信心正因,稱名報恩。
【二種信】
一信解,又曰解信。梵曰阿毘目佉Abhimukh,自明見理,心無疑慮也。
二深信,又曰仰信。梵曰捨攞駄Śraddhā,是依人而信其言也。
大日經疏三曰:
「有大信解者。此信解,梵音阿毘目佉,謂明見是理,心無疑慮,如鑿井已漸至泥,雖未見水,心知在近,故曰信解也。
下言深信者,梵音捨攞駄,是依事依人之信。如聞長者之言,或出常情之表,但以是人未曾欺誑故,即便諦受依行,亦名為信。」
【又】有自力他力之二信。自發之信為自力信。依佛之大悲心而發之信為他力信。
此中五根中之信根,就正信而言,是佛徒通途之信心也。
又淨土真宗之信,就他力信而言,是一宗特殊之信心也。
【二種深信】
二種深信,淨土宗教義,即“信機”与“信法”。
善導《觀經散善義》:
“一者決定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,曠劫已來常沒常流轉,無有出離之緣;
二者決定深信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眾生,無疑無慮,乘彼願力,定得往生。”
前者為機深信,故稱“信機”;
后者為法深信,故稱“信法”。
淨土真宗認為,此二種深信實為一體之兩面,信仰佛之本願即是深信自己之罪障,均為他力信心之相。
【二河白道】
以水火二河,喻眾生之貪瞋;以中間之白道,喻清淨願往生心。
觀經散善義曰:「譬如有人欲向西行百千里,忽然中路見有二河,一是火河在南,二是水河在北,二河各闊百步,各深無底,南北無邊。正水火中間有一白道,可闊四五寸許,此道從東岸至西岸,云云。」
智度論三十七曰:「河譬如人行狹道,一邊深水,一邊大火,二邊俱死。」
【世間難信捷徑】
他力之信心,為惡人凡夫速遂成佛不思議之法,易往之捷道,故曰捷徑。然於世間得信,難中至難,故曰世間難信。
【疑蓋無雜】
真實之信心,無疑心間雜之意。疑為五蓋之一,障無漏之五蘊,故曰疑蓋。
教行信證信卷曰:「明知:至心即是真實誠種之心故,疑蓋無雜也。
信樂即是真實誠滿之心,極成用重之心,審驗宣忠之心,欲願愛悅之心,歡喜賀慶之心故,疑蓋無雜也。
欲生即是願樂覺知之心,成作為興之心,大悲迴向之心故,疑蓋無雜。
今按三心字訓,真實心而虛假無雜,正直心而邪偽無雜,真知疑蓋無間雜故,是名信樂。
信樂即是一心也,一心即是真實信心。」
【信心歡喜】
信心之體,必有歡喜之相。因而約信心歡喜之四字歸於信樂之二字,約信樂之二字歸於信之一字,是淨土真宗之法門,悉歸於信之一字。猶如天台之法門悉歸於具之一字,真言之法門悉歸於阿之一字也。
【信樂】
信順所聞之法而愛樂之,即信心歡喜也。
淨土真宗以彌陀十八願有曰「至心信樂,欲生我國」,其至心與欲生心之二,攝於信樂之一,此謂之一心,又云一念。
蓋信喜心誠,即為至心,其心即為欲生淨土之欲生心也。
教行信證信卷曰:「私窺三心字訓:三即合一。其意何者?
至者即是真也,實也,誠也。
心者即是種也,實也。
言信樂者,信者即是真也,實也,誠也,滿也,(中略)驗也,宣也,忠也。
樂者即是欲也,願也,愛也,悅也,歡也,喜也,賀也,慶也。
言欲生者,欲者即是願也,樂也,覺也,知也。
生者即是成也,作也,為也,興也。
明知:
至心即是真實誠種之心,故疑蓋無雜也。
信樂即是真實誠滿之心,(中略)欲願愛悅之心,歡喜賀慶之心,故疑蓋無雜也。
欲生即是願樂覺知之心,成作為興之心,(中略)故疑蓋無雜也。
今案三心字訓,真實心而虛偽無雜,正直心而邪偽無雜,真知疑蓋無間雜故是名信樂。
信心即是一心也,一心即是真實信心也,是故論主建言一心也。」
【一心】
唯一之信心不為他心所奪,謂之一心。
止觀四下曰:「一心者,修此法時,一心專志,更不餘緣。」
探玄記三曰:「一心者,心無異念故。」
教行信證文類三末曰:「言一念者,信心無二心,故曰一念。是名一心,一心則清淨報土真因也。」
【利他一心】
利他者,他力之意也。淨土論之「世尊我一心,歸命盡十方,無礙光如來。」
開會一心,則為無量壽經之至心,信樂,欲生三心。
此對於觀無量壽經至誠心,深心,迴向發願心等自力之三心,而謂為利他之三心。
一心三心,於行者之信上非有相異。三心者,非言初至心,中信樂,後欲生,歸命之剎那,不外乎一念。三心不可拘泥字義觀之。
【一念】
其說有二:
(一)極短促之時刻也。
文句八上曰:「一念,時節極促也。」
教行信證文類三末曰:「一念者,斯顯信樂開發時剋之極促。」
觀無量壽經曰:「如一念頃,即生彼國七寶池中。」
然其時限,諸說不同。
仁王般若經上曰:「九十剎那為一念,一念中之一剎那,經九百生滅。」
往生論註上曰:「百一生滅名為一剎那,六十剎那名為一念。」
翻譯名義集五,謂「剎那,毘曇翻為一念」者,亦即以一念與一剎那解為同義也。
(二)思念對境一次也。其義亦多。如天台,以陰妄剎那之心名為一念。又或以本覺靈知之自性,謂為一念。淨土門諸派,以古來一念多念之論盛行,隨而一念之解,其說不一。
親鸞聖人以聞名信喜之心,名為一念。教行信證六所謂「一念云者,信心無二心,故曰一念,是名為一心。」是也。
【三心】
一、至誠心,真實願淨土之心。
二、深心,深願淨土之心。
三、迴向發願心,迴向所修之功德,願求往生淨土之心。具此三心者,必得往生。
觀無量壽經曰:「一者至誠心,二者深心,三者迴向發願心。具三心者,必生彼國。」
【又】無量壽經第十八願中所說「至心、信樂,欲生我國」之三者,謂之三心。
文類信卷曰:「本願三心之願」。
又「為愚惡眾生,阿彌陀如來已發三心願。」
此三心又稱三信。
真宗謂無量壽經第十八願所說「至心、信樂,欲生我國」之三心,為一信心之分開,俱為疑蓋無雜之一信心,故稱為三信。
文類信卷曰:「明知:至心即是真實誠種之心故,疑蓋無雜也;信樂即是真實成滿之心,(中略)疑蓋無雜也;欲生即是願樂覺知之心,(中略)疑蓋無雜也。」
【又】道綽禪師,依淨土論註之意而立三心:
一、淳心,信心深厚也。
二、一心,信心純一也。
三、相續心,信心相續不雜餘念也。安樂集上曰:「若能相續,則是一心。但能一心,即是淳心。具此三心,若不生者,無有是處。」
文類行卷謂之三信。
【二種三心】
真宗以為觀無量壽經所說之至誠心,深心,迴向發願心有隱彰二種義。
又見真大師分自利之三心與利他之三心,即要門自力行者之信心與弘願他力行者之信心也。
又於教行信證化身土卷,分定三心與散三心,即息慮凝心行者之信心,與廢惡修善行者之信心也。此定散之信心,即自力各別之三心也。
【三不三信】
梁曇鸞就念佛者立三不三信:
一信心不淳,二信心不一,三信心不相續。是曰三不。
反之則曰三信。
淨土論註下曰:
「一者信心不淳,若存若亡故。
二者信心不一,無決定故。
三者信心不相續,餘念間故。
此三句展轉相成。以信心不淳,故無決定。無決定故,念不相續。亦可念不相續,故不得決定信。不得決定信,故心不淳。」
西河道綽承之,更闡明三信。
安樂集上曰:「若能相續,則是一心。但能一心,即是淳心。具此三心,若不生者,無有是處。」
文類聚鈔行卷曰:「三不三信誨慇懃,像末法滅同悲引。」
【三忍】
三忍有三種。
無量壽經第四十八願舉聞聲者得三法忍之願,而言第一、第二、第三法忍。未舉其法忍之名,因是而諸師之解不同。
法位云是仁王經所說五忍之前三者,即伏忍、信忍、順忍也。
憬興云是伏忍中之下中上三忍也。
玄一曰是下說之音響忍、柔順忍、無生忍也。
【又】無量壽經云往生極樂之人聞七寶樹林之音聲,而得三種忍:
一音響忍,由音響而悟解真理者。
二柔順忍,慧心柔軟,能隨順真理者。
三無生法忍,證無生之實性而離諸相者,是悟道之至極也。
見無量壽經鈔五。
【又】善導所說之三忍:
一喜忍,念彌陀佛而生歡喜心者。
二悟忍,念彌陀佛而悟解真理者。
三信忍,念彌陀佛而住於正信者。
善導解觀經中,韋提希夫人現見阿彌陀佛而心生歡喜之時,得無生法忍,是名喜、悟、信三忍。
觀無量壽經曰:「見彼國土極妙樂事,心歡喜故,應時即得無生法忍。」
觀經序分義二曰:「阿彌陀佛國清淨光明忽現眼前,何勝踴躍。因此喜故,即得無生之忍,亦名喜忍,亦名悟忍,亦名信忍。」
淨土文類行卷曰:「慶喜一念相應後,與韋提等獲三忍。」
【決定信】
決定之信心。不雜疑念之信心。
金剛經曰:「生決定信。」
往生論註下曰:「念不相續故,不得決定信。」
【大慶喜心】
真宗之安心。謂為彌陀佛所攝取而大歡喜之心也。
教行信證三末曰:「大慶喜心,即是真實信心。」
【深信】
以深固之心信法也。
維摩經佛國品曰:「深信堅固,猶如金剛。」
教行信證信卷曰:「深心即是深信,深信即是堅固深信。」
【真心】
真實不妄之心也,又正信無疑之心也。淨土真宗約於他力信心謂之金剛真心。
往生禮讚曰:「雖不能流淚流血等,但能真心徹到者,即與上同。」
教行信證信卷曰:「金剛不壞之真心。」
【安心】
謂心期於一處,而安住於彼,確乎不動也。安心之法,諸宗各有其說。
天台一家,謂離三諦無安心之處,離止觀無安心之法。
禪宗以不可得為安心之處,如彼達磨印慧可,謂為安心了,即其例也。
淨土門說安心甚盛。淨土宗謂厭欣之心為總安心,至誠心、深心、迴向心之三心為別安心,俱為行者所起之心。
真宗謂信樂開發之一念具三信,大信大行,悉由如來本願力迴向而獲得,安心即信心也。
【佛凡一體】
佛心與凡心為一體也。於獲得他力信心之行者上而言之,體得他力信心之行者心,謂之佛凡一體。蓋他力之信心,非行者之所計得,乃如來所賜者,其體為佛智,故是清淨真實之佛心也。其佛心宿於行者貪瞋煩惱之凡夫心中,故佛心與凡心結合而為一體也。
【願作佛心】
願作佛之心也。
往生論註下曰:「案王舍城所說無量壽經三輩生中,雖行有優劣,莫不皆發無上菩提之心。此無上菩提心,即是願作佛心。願作佛心,即是度眾生心。度眾生心,即攝取眾生生有佛國土心。」
案菩提心為上求下化之心。
願作佛心是上求菩提之心,度眾生心是下化眾生之心。
【度眾生心】
欲濟度一切眾生之菩薩大悲心也。
【普等三昧】
普者普遍,等者齊等也,住此三昧則普見一切諸佛,故名普等三昧。
無量壽經上曰:「逮得普等三昧,住是三昧,至於成佛,常見無量不可思議一切諸佛。」
悲華經謂之遍至三昧,分陀利經謂之普至三昧,莊嚴經謂之普遍三摩地。
【現當二益】
謂現當二世之利益也。
真宗說正定與滅度之二益。
謂前者為現益,以信之一念入正定聚之位,受現生十種之益。
後者為當益,命終後往生淨土,開滅度之證者。
【一念業成】
一念信阿彌陀佛之本願,而往生淨土之業成辦也。
【平生業成】
在平常之時獲得他力之安心,往生淨土之業事成辦也。
【往生一定】
謂得一念歸命之信,必定往生彌陀淨土也。
【必定】
梵語阿鞞跋致Avaivartikā,譯言不退轉,又翻必定。不退轉大道,必定入於涅槃之位也。
大智度論九十三曰:「阿鞞跋致即是必定。」
十住毘婆沙論易行品曰:「人能念是佛無量力功德即時入必定。」
【即時入必定】
謂念佛行者,以信彌陀之一念,即時入於必定之位也。
必定之位者,必成佛之位也。
十住毘婆沙論易行品曰:「人能念是佛無量力功德,即時入必定。」
淨土文類證卷曰:「煩惱成就凡夫,生死罪濁群萌,獲往相迴向心行,即時入大乘正定聚之數。」
【定聚】
三聚之一,正定聚也。三乘之行人,各修其因,正得其果之位也。又名不退位。
無量壽經上曰:「國中人天,不住定聚,必至滅度,不取正覺。」
【便同彌勒】
淨土之行者,於信之一念,便同彌勒菩薩到阿惟越致之位也。
教行信證信卷末曰:「王日休云:不退轉者,梵語謂之阿惟越致。法華經謂彌勒菩薩所得報地也。一念往生便同彌勒。佛語不虛。」
【現生不退】
確得信心者,於現生住於正定聚之不退位,未來必開涅槃之證也。
現生十益中「入正定聚益」是也。
無量壽經下曰:「諸有眾生,聞其名號,信心歡喜,乃至一念,至心迴向,願生彼國,即得往生,住不退轉。」
十住毘婆沙論易行品曰:「無量光明慧,身如真金山。(中略)人能念是佛,無量力功德,即時入必定。」
【不退轉】
所修之功德善根愈增愈進,不更退失轉變也。略云不退,即梵語之阿毘跋致也。
無量壽經上曰:「聞我名字,不即得至不退轉者,不取正覺。」
十住毘婆娑論曰:「若人疾欲至,不退轉地者,應以恭敬心,執持稱名號。」
【即得往生】
聖道門說即心成佛與即身成佛,淨土門說即得往生,言以信佛之因緣,定直往生極樂也。
而淨土門中亦有二解。
淨土宗以為異時之即,真宗以為同時之即。
異時者,來世往生極樂,於彼土住於不退轉之位也。
同時者,信之一念時,現生住於正定聚不退轉之位也。
無量壽經下曰:「諸有眾生聞其名號,信心歡喜,乃至一念。至心迴向願生彼國,即得往生住不退轉。」
阿彌陀經曰:「是人終時,心不顛倒,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。」
【來迎不來迎】
彌陀佛四十八願中第十九有來迎引接之願,故淨土門之念佛者,多要臨終之正念以期佛之來迎。
然在淨土真宗,以期來迎為修諸行之雜修雜行期。專修念佛之行人,於聞信之一念,往生之行事成辦,故不期臨終之正念,佛之來迎,是念佛門中獨特之宗旨也。
末燈鈔曰:來迎者,為諸行往生自力之行者故。臨終者,謂諸行往生之人,未得真實之信心故。(中略)
真實信心之行人,以攝取不捨故,住於正定聚之位,是故無臨終,無來迎,信心定,則往生定也。
【不來迎】
淨土門中多以臨終之正念期佛之來迎,而往生極樂。獨淨土真宗之極意,談平生業成於平生信受彌陀本願之一念,往生之業事成辦已,則更不以臨終之正念,期佛之來迎也。
但平生業成之念佛行者,決無不來迎者。有因緣,固有預來迎之人,而獲得他力金剛之信心者,決不期待其來迎,謂之不來迎。
【法性身】
略名法身。佛三身之一也。佛身如法性週徧十方,有無量無邊之相好莊嚴,以無量之光明,無量之音聲,度十方無量之法身菩薩,謂之法性身。
智度論九曰:「佛有二種身:一者法性身,二者父母生身。是法性身滿十方虛空,無量無邊,色像端正,相好莊嚴,無量光明,無量音聲,聽法眾亦滿虛空。」
往生論註下曰:「無為法身者,法性身也。法性寂滅,故法身無相也。無相故能無不相,是故相好莊嚴即法身也。」
【法界身】
佛三身中之法身也。佛之法身為週徧法界眾生而感應之佛身,故名法界身。一身即現一切身也。
探玄記二曰:「現一身即一切身,名法界身。」
觀經定善義曰:「言法界者是所化境,即眾生界也。言身者是能化之身,即諸佛身也。」
【無為法身】
佛所證之法身湛然寂靜,離因緣之造作,故云無為。
淨土論註下曰:「無為法身者法性身也。法性寂滅故法身無相也。無相故能無不相。」
【自然虛無身】
如來之自性身,為法性自爾之性德,故云自然。離諸差別相,故云虛無。
又極樂之往生人非胎生,故云自然。非飲食所長養,故云虛無。
無量壽經上曰:「自然虛無之身無極之體。」
義寂疏曰:「非胎胞所生育故自然,非飲食所長養故虛無。」
【極樂化生】
極樂之往生人有胎生與化生二種。
疑佛智而修種種善業之人,生於邊地之宮殿,五百歲間不能聞見三寶,是名胎生。
信佛智之人隨九品之行業各化生於蓮華中,身相光明頓具足,名曰化生。
無量壽經下曰:「若有眾生,明信佛智乃至勝智,作諸功德,信心迴向。此諸眾生,於七寶華中,自然化生。跏趺而坐,須臾之頃,身相光明,智慧功德,如諸菩薩,具足成就。」
觀無量壽經曰:「諸佛如來是法界身,入一切眾生心想中。」
【極樂報化】
彌陀之極樂國土,為報土、為化土,諸宗各有異論。
天台淨影謂之化土。道綽善導謂之報土。慈恩或唯謂之報土,或謂之報化二土。日本之源信,則以極樂為報土,以處胎經所說極樂之邊地懈慢界為化土。
見真大師推源信之意,以觀經所說九品之淨土及菩薩處胎經所說之懈慢界,並無量壽經所說之疑城胎宮,皆為化土;以無量壽經所說之極樂為報土。但此化土為報中之化,非三土中第三之化土,於報中分真假二土也。
然則真假雖異,皆為酬報大悲之願者(報土酬第十八願,化土酬第十九二十願),其假皆為報土也。
故道綽善導所定之是報非化,不背於此。
教行信證五曰:「既以真假皆是酬報大悲願海,故知報佛土也。
良假佛土,業因千差,土復應千差,是名方便化身化土。」
【願土】
依阿彌陀佛本願成就之國土,即極樂淨土也。
往生禮讚曰:「觀彼彌陀極樂界,廣大寬平眾寶成。四十八願莊嚴起,超諸佛剎最為精。」
【大願清淨報土】
彌陀之極樂淨土也。意謂彌陀報大願所成就之無垢清淨淨土也。
【真土】
真佛土之略。謂佛真身所住之法性土也。對化身所住之化土而立。
教行信證真佛土卷曰:「言真土者,大經言無量光明土,或言諸智土。」
【無量光明土】
極樂世界之異名。
平等覺經曰:「速疾超便可到安樂國之世界,至無量光明土,供養於無數佛。」
教行信證五曰:「謹案真佛土者,佛者則是不可思議光如來,土者亦是無量光明土也。」
【真實報土】
由於修業而有報土也,同於實報土。真實信心念佛者往生之土,於真宗謂之真實報土往生,對於諸行往生之淨土曰方便化身土而云。
【報土真身】
對化土之化身而言。謂住於真實報土之佛之真報身也。
【無生寶國】
極樂無四六回生之生死,故云無生寶國。
法事讚曰:「無漏無生還即真。」
往生禮讚曰:「無生寶國永為常。」
【即悟無生】
謂往生極樂者,即時得無生法忍之悟也。安住於無生之理而不起諸惑,是曰無生法忍。
觀無量壽經曰:「如彈指頃,往生彼國。生彼國已,見佛色身眾相具足,見諸菩薩色相具足。光明寶林演說妙法,聞已,即悟無生法忍。」
【生即無生】
生即無生,無生即生。是諸部般若之所說,三論宗之極意也。俗諦謂為生。真諦謂為無生。然俗諦之生無實生,是為因緣之假生,其實無生也。即依於無生之生也。以其為依於無生之生,故生即無生。又真諦之無生,依於俗之假生而立,故與彼俗諦之生為假生同,真諦之無生,亦假無生也,即依於生之無生也。以其為依於生之無生,故無生即生。
然則約於俗諦,則為生即無生,約於真諦,則為無生即生,是三論宗二諦八不中道之意也。
淨土門之淨土往生,亦依此意通釋之,淨土論註之意也。
問者難之曰:生為三有之本,眾累之元,今棄穢土之生,而願淨土之生,生何可盡?
答曰:阿彌陀佛之本願,無生之生也,是真諦之無生,非三有虛妄之生,非俗諦之生也。
謂為生者,凡夫之情耳。淨土為無生界,故生即得無生,但是為真諦中道之無生,非謂為無生有生之生,即無生即生也。然則依俗諦生即無生之義,而棄穢土之生,依真諦之義,而證無生之生也,此為淨土往生之極說。見往生論註下。
【無生之生】
如化身示現於娑婆,眾生往生於極樂,為離六道四生之生,故云無生之生。
【莊嚴】
以善美飾國土或以功德飾依身云莊嚴。
又以惡事積身亦云莊嚴。
阿彌陀經曰:「功德莊嚴。」
探玄記三曰:「莊嚴有二義:一是具德義。二交飾義。」
觀無量壽經曰:「以諸惡業而自莊嚴。」
輔行一之一曰:「一心三諦為所莊嚴,一心三觀為能莊嚴。」
【二嚴】
一、智慧莊嚴,研智慧而為身之莊嚴者。
二、福德莊嚴,積福德而為身之莊嚴者。
六度中檀等五者,福德莊嚴也;慧度者,智慧莊嚴也。
涅槃經二十七曰:「二種莊嚴:一者智慧,二者福德。若有菩薩具足如是二莊嚴者,則如佛性。」
唯識述記七末曰:「善資糧者,福智二嚴。」
【二十九種莊嚴】
天親之淨土論,觀察彌陀之淨土,明二十九種之莊嚴。
其中淨土之依報,即器世間清淨,有十七種。
淨土之正報,即眾生世間清淨,有十二種。
依報十七種者:
一清淨莊嚴,勝過三界有漏之穢土而無漏清淨也。
二量莊嚴,究竟如虛空無邊際也。
三性莊嚴,依正道之大慈悲無漏之善根,隨順法性而生起之淨土也。
四形相莊嚴,淨土清淨,光明滿足,如明鏡日月輪也。
五種種事莊嚴,備諸珍寶,具足妙莊嚴也。
六妙色莊嚴,無垢光燄熾,明淨曜世間也。
七觸莊嚴,莊嚴淨土之種種珍寶柔軟,觸者生勝樂也。
八三種莊嚴,水上與地上及虛空之三處莊嚴也。
九雨莊嚴,雨寶衣寶華,無量之妙香普薰也。
十光明莊嚴,佛慧明淨日,除世癡闇冥也。
十一妙聲莊嚴,淨土妙聲深遠,善聞於十方也。
十二主莊嚴,正覺之阿彌陀,為法王善住持也。
十三眷屬莊嚴。諸菩薩眾由如來正覺之華化生也。
十四受用莊嚴,受用大乘之法味、禪味、三昧味也。
十五無諸難莊嚴,永離身心苦惱,受樂無間斷也。
十六大義門莊嚴,淨土是大乘善根界,一切平等清淨無譏嫌之名言,又無女人與六根不具者,及二乘與一切譏嫌實體,眾生普為大乘之薩埵,一味平等也。大義門者,謂淨土為通大乘義利之門戶也。
十七一切所求滿足莊嚴。眾生之所願樂一切能滿足也。
正報之十二分為二種,佛有八種,菩薩有四種。
佛之八種者:
一座莊嚴,無量之大寶王微妙之淨華臺也。
二身業莊嚴,相好之光一尋,色像超於群生也。
三口業莊嚴,如來微妙聲,梵響聞於十方也。
四心業莊嚴,同地水火風空,於中無分別也。
五大眾莊嚴,彼土之人天聖眾,皆成就大乘善根,由如來清淨之智海而生也。
六上首莊嚴,阿彌陀佛,於淨土為上首,如須彌山王勝妙,無有超過者也。
七主莊嚴,阿彌陀佛為彼土之教主,天人丈夫之眾,恭敬瞻仰也。
八不虛作住持莊嚴,佛之本願力非虛設,遇之無空過者,必能令速滿足功德之大寶海也。
菩薩之四種莊嚴者:
一不動本處遍至十方供養化生莊嚴,
二一念一時遍至佛會利益群生莊嚴,
三一切世界讚嘆諸佛莊嚴,
四無三寶處示法莊嚴也。
此二十九種,皆由彌陀之願心而莊嚴者。見淨土論。
【一法句】
謂一法也。句為章句之義。即謂絕待無為清淨之法身也。
天親之淨土論,分極樂國土之莊嚴功德為十七句,如來之莊嚴功德為八句,菩薩之莊嚴功德為四句,總為三種功德二十九句。
此二十九句之莊嚴,略說之,則說入一法句,且自解之曰:一法句者,清淨句也。清淨句者,真實智慧無為法身也。
蓋彼論立奢摩他(止),毘婆舍那(觀)之二觀中,觀二十九句現象之差別,即為毘婆舍那,觀一法理體之平等,即為奢摩他。
初雖別觀奢摩他,毘婆舍那,而其機純熟,則止觀俱行,成柔軟心,二十九句即為一法句,一法句即為二十九句,廣略相入,得如實知見,差別即平等,平等即差別之妙理。
【大乘善根界】
西方淨土之德稱也。謂大乘為成就善根功德之國界。依阿彌陀佛之本願力生於其土者。自然成就作佛之善根功德也。
淨土論曰:「大乘善根界,等無譏嫌名。女人及根缺,二乘種不生。」
【俱會一處】
同信心之人共往生極樂,會於一處也。阿彌陀經曰:「眾生聞者,應當發願,願生彼國,所以者何?得與如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。」
【實相為物二身】
曇鸞所立。
一實相身是理佛,即法性法身也。又佛之光明也。
二為物身,是事佛,即方便法身也。又佛之名號也。
往生論註下曰:「云何為不如實修行,與名義不相應?謂不知如來是實相身、為物身。」
六要鈔三本曰:「此有二義:一義云:實相身者此是理佛,即云法性法身是也。為物身者此是事物,即云方便法身是也。
一義云:實相為物二種法身共是事佛,二種法身是約自利利他之德,即名與義,實相約義。即是光明攝法身故,為物是名,即是名號攝眾生故。
問:且就後義,既云實相,何為事佛?答:所言實相,非無相義,是虛實義,即約生佛。謂佛為實,眾生為虛;以悟為實,以迷為虛。
問:二義之中,以何為正?
答:二義俱存,用捨可在學者之意。但約名義,猶親文歟。」
鸞師亦立法性方便之二法身。
【入出二門】
入門與出門之稱。入門者,謂修淨業而入於極樂功德莊嚴中之自利門也。出門者,謂以慈悲心為苦惱眾生出施教化之利他門也。
淨土論所說之五念門與五功德門中,前四門為入門,後一門為出門也。
【五念門】
淨土論所說,念阿彌陀佛五種之門:
一、禮拜門,以身業而向阿彌陀佛之形像禮拜也。
二、讚嘆門,以口業而稱阿彌陀佛之名也。
三、作願門,一心願生於彼國土也。
四、觀察門,以智慧而觀察土之十七功德,佛之八種功德,菩薩之四種功德也。
五、迴向門,願以己之功德迴施一切眾生,彼此皆成佛也。
門為入出之義,前四門為入於安樂淨土之門,後一門為出於利他教化之門,故通名為門。
淨土論曰:「若善男子善女人,修五念門行成就,畢竟得生安樂國土,見彼阿彌陀佛。何等五念門?一者禮拜門,二者讚嘆門,三者作願門,四者觀察門,五者迴向門。」
【教化地】
己既成佛,可教化他人之利他地位也。往生論曰:「出第五門者,以大慈悲,觀察一切苦惱眾生,示應化身,迴入生死園煩惱林中。遊戲神通,至教化地,以本願力迴向故。」同論註下曰:「修行成就已,當至教化地。教化地,即是菩薩自娛樂地。」
【教化地益】【園林遊戲地】
五功德門之第五、園林遊戲地門也,現神通遊戲至教化之地,由生死煩惱之園林,救得苦惱眾生之還相迴向果德也。
【園觀】
園者園林,觀者高臺也。
法華經譬喻品曰:「常處地獄,如遊園觀。」
【現世利益】
專修念佛行者,以念佛之德自獲得現世之利益也。
觀念法門說現生利益五種增上緣之第二曰:「護念得長命增上緣。」
教行信證三末說現生十種利益之第一曰:「冥眾護持益。」皆為證明現世之利益者。
【現生十種益】
真宗所立。
文類三末曰:「獲得金剛信心者,橫超三塗八難道,必獲現生十種益。」
一冥眾護持益,梵天,帝釋,四天王,龍神八部等護持行者也。
二至德具足益,信之一念,發揮名號之至德,盡其功德,圓滿具足於我身也。
無量壽經下曰:「其有得聞,彼佛名號,歡喜踴躍,乃至一念,當知此人為得大利,則是具足無上功德。」
淨土論曰:「觀佛本願力,遇無空過者,能令速滿足,功德大寶海。」
三轉惡成善益,獲一念信心之時,既具足至德,則轉三世之重惡,而使盡為菩提之善也。
四諸佛護念益,十方恆沙之諸佛護念行者也。
選擇集末曰:「十方諸佛,護念念佛行者。」
五諸佛稱讚益,諸佛稱讚行者也。
無量壽經下曰:「聞法能不忘,見敬得大慶,則我善親友。」
觀無量壽經曰:「若念佛者,當知此人是人中芬陀利華。」
如來會下曰:「廣大勝解者。」
六心光照護益,由佛之大慈悲心照觸念佛行者之光明,謂之心光。念佛之行者,為此心光所照護也。
觀念法門曰:「彼佛心光常照是人,攝護不捨。」
七心多歡喜益,念佛之行者,如初歡喜地菩薩,於未來成佛,決定無違,心常歡喜也。
八知恩報德益,念佛之行者,即具足至德,獲得大利,今可為報謝佛恩之身也。
九常行大悲益,他力信心之行者,以自信者勸人,為自行佛之大悲之身也。
安樂集曰:「大悲經云:云何名為大悲?(中略)若能展轉相勸行念佛者,此等悉名行大悲人。」
十入正定聚益,定成佛之位謂之正定聚,又云不退位。念佛之行者,以信之一念入於此位,而未來必成佛也。
淨土論註上曰:「易行道者,謂但以信佛因緣願生淨土,乘佛願力,便得往生彼清淨土,佛力住持,即入大乘正定之聚。」
【如實修行】
如實相而行也。初地以上之菩薩,證真如而起行,謂之如實修行。
往生論註下曰:「真如是諸法正體,體如而行,則是不行。不行而行,名如實修行。」
【不行而行】
無故行之心,而自契於行,謂之不行而行。
大日經疏一曰:「住此乘者,以不行而行,以不到而到。」
往生論註下曰:「真如是諸法正體,體如而行,則是不行。不行而行,名如實修行。」
【信後稱名】
淨土真宗之教得信心後之稱名總為報恩。淨土門之特殊法門也。
【他力念佛】
(一)對自力之諸行而言。
念佛之行,為於佛方成往生淨土之大功德而與眾生者,故有此名。
(二)對於自力念佛而言。
謂念佛之功德,非欲迴向淨土而往生,乃於信心獲得上,自感謝佛恩之情念,而口稱佛名也。真宗之念佛如是。
【正定業】
稱彌陀之名號也。以第十八願為往生之正目而正為其所誓故也。對於五念門中前三後一之助業而言。
觀經散善義曰:「一心專念彌陀名號,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,念念不捨者,是名正定之業,順彼佛願故。」
【正業】
八正道之一。身口意之三業清淨,離一切之邪妄也。淨土真宗以他力之念佛為往生之正業。
教行信證行卷曰:「稱名則是最勝真妙正業,正業則是念佛。」
專心
謂心專一不雜餘念也。
教行信證二曰:「云專心者,即一心,形無二心也。」
專行
捨餘法而專行一法也。
教行信證六本曰:「專行者,專修一善,故曰專行。」
專修
專修一行也。
教行信證六本曰:「專修者,唯稱念佛名,離自力之心。」
一心專念
念佛之心專一也。
往生論曰:「心常作願,一心專念,畢竟往生安樂國土。」
善導之觀經疏四曰:「一心專念彌陀名號,行住坐臥,不問時節久遠,念念不捨者,是名正定之業。」
【香光莊嚴】
心念佛,佛隨逐於吾身,猶如染香氣之人身有香氣也。
楞嚴經五曰:「子若憶母,如母憶時,母子歷生,不相違遠。若眾生心,憶佛念佛,現前當來,必定見佛。去佛不遠,不假方便,自得心開。如染香人,身有香氣,此則名曰,香光莊嚴。」
【念觀兩宗】
謂觀無量壽經之經宗有觀佛為宗與念佛為宗之兩宗也。
念佛為宗者,觀無量壽經之顯義,釋迦教之經宗也。
觀佛為宗者,觀無量壽經之隱義,彌陀教之經宗也。此為善導之玄義分所說。
【觀如來身】
謂修行懺悔者,當觀如來之身,眾德具足,湛然常住,雖復方便入於滅度,而慈悲拔救眾生之心,未曾暫捨。常如是觀,乃滅罪之良津,除障之要行,是為觀如來身。(滅度者,謂大患永滅,超度三界也。)
【觀想】
想浮於心也。觀即信。
觀無量壽經曰:「名見無量壽佛極樂世界,是為普觀想。」
往生論:「觀佛本願力,遇無空過者,能令速滿足,功德大寶海。」
【念佛往生】
由彌陀大悲願力之迴向,信心發得,入於念佛三昧,一生造惡之凡夫身亦直往生於極樂也。
【宿善往生】
謂信心獲得,由於宿善之開發,是為宿善往生。
【願力自然】
眾生往生,非由行者之思惟分別,乃依阿彌陀佛之本願力,自然即得往生也。
【法爾往生】
謂以彌陀之願力自然往生於報土也。法爾為自然及他力之義。
【明信佛智】
不了佛智之反對。無量壽經之語。明信佛智之不思義,深賴如來之救濟,不更疑自己之往生也。
【在心在緣在決定】【三在釋】
在於心、在於緣、在於決定之意也。申言之,即謂自心、緣、決定三點校量,辨五逆十惡之罪人,僅由臨終十念之功而得往生,決不違背業道之理也。
按觀經等謂,若有眾生,造五逆十惡等諸不善業者,應墮惡道,多劫間受無量苦,而臨命終時,遇善智識教,具足十念,稱南無阿彌陀佛,能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,即得往生極樂世界。是反於業道如秤、重者先牽之理,故往生論註上,由在心、在緣、在決定之三義比較之,示罪業輕、念佛功德重之理。
在心者,就能造心之虛實,較量其輕重強弱。即彼造惡之人,依止虛妄顛倒之心而造作。此十念者,聞佛之真實功德,發起淨信而稱名。一實一虛。譬如千歲之闇室,一燈點來,忽然明朗,念佛已為彌陀之大光明故,一念十念,能照破無明之重昏也。
在緣者,就所對境之真妄較量之。即彼造罪之人,以煩惱虛妄之眾生,為所緣之對境,此十念者,以佛之真實清淨無量功德,為所對之境界也。
在決定者,就造業時期之緩急論之。即彼造罪之人,造業在於平常,故造惡後,善無記等之心,續起間隔。而此十念者,命迫須臾,修念之善心,最後猛利,他之後心不續起間隔也。
有此三義,故臨終十念之力,能滅諸罪而得往生云。
【二諦】
一、俗諦,迷情所見世間之事相也。是順凡俗迷情之法,故云俗。
其為凡俗法之道理,決定而不動,故云諦。
又此事相,於俗為實,故云諦。
二、真諦,聖智所見真實之理性也,是離虛妄,故云真。
其理決定而不動,故云諦。
又此理性,於聖為實,故云諦。
經論所說,其名稱不一。
涅槃經、仁王般若經謂之世諦•第一義諦。
金剛不壞假名論謂之真諦•俗諦。
瑜伽論唯識論謂之世俗諦•勝義諦。
南海寄歸傳謂之覆俗諦•勝義諦,或謂之覆諦•真諦。
其中以真俗之名最為通行。
出二諦之法,諸家各異。
法華玄義二曰:「夫二諦者,名出眾經,而其理難曉。世間紛紜,由來碩諍。」
【王法為本】
淨土真宗就世•出世立真假二諦。
出世間之法為真諦門,真諦門以信心為本。
又世間道為俗諦門,俗諦門以王法為本。
【四種往生】
出安心決定鈔,言平生安心決定之相。
一正念往生。如阿彌陀經所說,心不顛倒,即得往生是也。
二狂亂往生。此人以一生惡業,地獄之猛火一時俱來逼苦。狂亂之時,遇善知識,作一聲或十聲之念佛,而往生極樂也。觀經下下品之所說是也。
三無記往生。此人既於平生發得歸命信心,故臨終時依過去之業因,雖心神衰弱而為無記(非善非惡)不能念佛,而乘前之念佛,必得往生也。
四意念往生。若人臨終時,雖不出聲稱佛,惟意念阿彌陀佛,即得往生也。
【要真弘三門】
真宗所云之教相,要門與真門及弘願也。
要門者第十九願成就之法門,為觀經所說,修定散自力之諸行而往生於懈慢邊地也。是稱雙林樹下往生。
真門者第二十願成就之法門,為阿彌陀經所說,修自力迴向之念佛而往生於疑城胎宮也,是稱難思往生。
弘願之真門者第十八願成就之法門,為無量壽經所說,修他力信心之念佛,而往生真實報土也,是稱難思議往生。眾生從此三門往生彌陀之淨土。
【三聚】
以三聚該收一切眾生也。
一、正定聚,必定證悟者。
二、邪定聚,畢竟不證悟者。
三、不定聚,在二者中間有緣證悟,無緣不證悟也。此三聚之義通於大小乘。
於眞宗則以三聚配當攝生三願(十八,十九,二十願),三門與三往生。
十八願行者為正定聚。本願之正機也。
十九願行者為邪定聚。違他力宗旨也。
二十願行者為不定聚。計稱名之功也。
【三種往生】
善導法事讚上,有難思議往生樂,雙林樹下往生樂,難思往生樂之言。
見真大師取此言於教行信證中,如其次第配於第十一(即第十八願之證益)、第十九、第二十之三願。
即由第十八願難思議之佛力得第十一願必至滅度難思議之益,是曰難思議往生,是為無量壽經一部之所詮,故又云大經往生。
依第十九願修自力定散諸行者,如釋迦於拘屍那城雙林樹下入滅之化身佛,得生於極樂化土之利益,是名雙林樹下往生。是為觀無量壽經一部之所詮,又曰觀經往生。
依第二十願捨餘行,專勵自力之念佛者,往生淨土,五百歲間胎藏於蓮華,不見聞三寶,是云難思往生,是為彌陀經一部之所詮,故又曰彌陀經往生。
【方便化身土】
見真大師所立二土之一。
方便者,對真實而言。
化身土者,對真佛土而言。
為攝以自力修諸行,及行念佛而願求淨土者,彌陀如來權現一種淨土,使之往生也。其土非真實之報土,故曰方便,以化身佛為教主,非報身所居,故曰化身土。
如觀經所說十三觀所觀之淨土及九品土。
又菩薩處胎經所說之懈慢界,無量壽經所說之疑城胎宮皆是也。
教行信證六本曰:「謹顯化身土者,佛者如無量壽佛觀經說真身觀佛是也,土者觀經淨土是也。復如菩薩處胎經等說,即懈慢界是也。亦如大無量壽經說,即疑城胎宮是也。」
【異安心】
異於正統派之安心也。毀斥之語。為真宗之常語。
【無信稱名】
無他力真實之信心,但口稱念佛也。不信所稱之名號為往生之眞因,不知彌陀之願行,計己稱之功,如俗流所稱之念佛是也。
【疑城胎宮】
阿彌陀佛國土之邊地有一宮殿,以七寶莊嚴。若於疑心中念阿彌陀佛者,胎生於此宮殿中,五百歲間,不得聞三寶之名。
為疑惑人所住,故曰疑城。
為胎生之宮殿,故曰胎宮。
但籠居宮殿中,不得見佛聞法之益,故曰胎生,以其似四生中之胎生,故云。
無量壽經下曰:「若有眾生,以疑惑心,修諸功德,願生彼國。不了佛智,不思議智,不可稱智,大乘廣智,無等無倫最上勝智,於此諸智,疑惑不信。然猶信罪福,修習善本,願生其國者,此諸眾生,生彼宮殿,壽五百歲。常不見佛,不聞經法,不見菩薩聲聞聖眾,是故於彼國土,謂之胎生。」
教行信證六曰:「亦如大無量壽經說,即疑城胎宮是也。」
【邊地懈慢】
彌陀之化土。邊地與懈慢國土也。
邊地即疑城胎宮,真門自力念佛人所生之處。
懈慢為懈慢界,要門諸行往生人所入之土。
教行信證曰:「顯化身土者,佛者如無量壽佛觀經說,真身觀佛是也。土者觀經淨土是也。復如菩薩處胎經等說,即懈慢界是也。亦如大無量壽經說,即疑城胎宮是也。」
【九品淨土】
又曰九品淨剎,九品安養,九品蓮臺。有九品差別之淨土也。
願往生之人,有九品之別,故所生之極樂淨土,亦有九品之殊。
其說雖基於觀無量壽經,而彼經但謂眾生之機有九品之別,各修其品之行者,有來迎之真化,華開之遲速,悟道之早晚,實未明言極樂有九品之別。
惟據無量清淨平等覺經三及支謙之阿彌陀經下,則說與九品開合不同之三輩往生。
謂其上輩者,直往生淨土,住於空中七寶舍宅,且去阿彌陀佛為近。
中輩及下輩者,不得直至佛所,道見彌陀國界邊自然七寶城,縱廣各二千里者。止於此,居五百歲。出而至阿彌陀佛所,聞法亦不開解,住於地上之舍宅,且去佛甚遠云。
是即說三輩人所生之土,有中邊優劣之殊者也。
若據無量壽經下,則其明三輩往生之文中,不言所生之處有異同。
而別至末段,說疑惑者生於邊地,處於百由旬或五百由旬之宮殿,五百歲中,不見佛聞法。是為邊地不攝於三輩者,與前二經不同。
然淨土有中邊之說,則彼此無異。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