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搜尋

真正的懺悔滅罪


老師說:

真正的滅罪、懺悔,是不論怎樣懺悔,最後發現自己沒有辦法懺悔。因為不管你如何懺悔、現在怎樣的慚愧,可是轉個身,你又依然故我了。所以我們人,沒有辦法真正的懺悔。你看善導大師也好,親鸞聖人也好,他們都沒有說:我懺悔了。他們說自己是:無慚、無愧。這個「無慚無愧」不是沒有懺悔,而是懺悔之後發現自己沒有辦法真正的懺悔,所以說「無慚無愧」。這才是真正的懺悔。

所以我們說滅罪,是真正徹徹底底的明白:原來自己的罪業是如此的深重,不論自己怎麼懺悔,都沒有辦法讓罪業消除。就是懷著這種心。當你有這種心的時候,不論什麼業障現前,你會處之泰然,覺得這是理所當然,這是來得應該的,來得好的。這樣的話,不論什麼業障現前,都不會覺得是苦。因為覺得:「受的好,來得好!」這才是真正的滅罪。不是像我們一般人所想的,在佛堂,掉幾滴眼淚,就好像可以一筆勾銷,不是的。




你如果有殺害眾生,殺生的業報沒有現前之前,走到哪裡,還是跟到哪裡。你看我們這輩子,記得的有多少,何況是我們不記得的,更何況是無始以來的。

因為我們是如此的無明煩惱,如此的業障深重,所以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裏,不論遇到什麼事情,不論發生什麼事情,都是來之有因的。我們面對事情的時候,如果有把佛法聽進去的話,自然而然,遇到事情的時候,不會把責任推卸給別人。「這些都是我種下的因,現在來了。」




昨天有位師姐問如何教老年人念佛的問題。

老師回復:

每個人的因緣不一樣,同樣講一句話,聽的人都不一樣。你要教他念佛,除了你本身真正是本願他力的念佛,你才有辦法保證教給他。如果你不是本願他力念佛的話,你再怎麼跟他講要念佛,他只會自力念佛。

「哎呀!阿彌陀佛好慈悲啊,只要我們念佛的話,不論你做了什麼,阿彌陀佛都會救你的」。一般人聽到這句話後,他就很開心,為了滅罪來念佛。這種念佛,就不是本願的念佛了。但他這樣念佛,也是跟佛結緣。因為名號是有功德的,你這樣念佛,無形中也得到你們所說的那種「功德」。但是,你不能說看到他很虔誠地:「南無阿彌陀佛、南無阿彌陀佛……」就認為他這樣子就可以往生淨土了。這是一般人的觀念,一般人的想法。要真正的領受他力,領受阿彌陀佛的功德的話,就是需要聞法。就是「聞其名號」的「聞」(按,本典云:聞即信),就是聞法。



問:經教中有說:人處厄難,一聲稱念名號,即得解脫。不也是功德滅罪的一個例證嗎?

答:這種想法就是一般人的認識。你有去懺悔,但是你發現自己沒有辦法真正的懺悔。因為你掉幾滴眼淚,在佛祖面前痛哭流涕,好像是真的很懺悔了。可是那都是一時而已,我們的貪瞋癡都無動於衷。所以當你痛哭流涕完了,轉個身的話,依然故我。

真正有懺悔的人,他會發現自己根本沒有辦法懺悔。親鸞聖人在《和讚》後面的「愚禿悲歎述懷」裏感歎:我這顆心,「無小慈小悲」。自己連一點慈悲心都沒有。「無慚無愧」,連懺悔都不能。他是這樣的懺悔!這種懺悔是不斷的,不是我現在懺悔了,然後就一筆勾銷了,回頭又再重犯。親鸞聖人的懺悔,是直到一口氣不來為止的懺悔。當你有「此身無慚無愧」的心生起,當下就已從罪業裏解脫出來。這才是真正的解脫。因為你已經能夠完全面對你的罪業了。




問:我們怎麼理解《藥師經》所講:當他稱念名號時,名號的功德力讓他暫時的得到些福報,而減輕、減緩原來所造的惡業現前,使他有個機會再聽聞佛法。

答:我打個比方。如果我們要吃一蔴袋的鹽巴,我的業報就是要吃這袋鹽巴。一般人以為:我念「南無阿彌陀佛,南無阿彌陀佛……」,依名號功德,這袋鹽巴就可以不吃了。一般人認為解脫滅罪也是這樣。不是的。這袋鹽,沒有學佛的人來喫,會喫的很辛苦,因為太鹹了。可是念佛的人,因為念佛、因為誦經,就像把這袋鹽倒進一個大水池裏,然後再喝。一樣在吃鹽巴,一個捧在手裡,大把大把地喫;一個化到水裏慢慢喝,感覺會一樣嗎?

所以,念佛的人,有聽聞佛法的人,就像把一袋鹽化入水池裏。還是要喝,要喫完這袋鹽巴,也還是要承受業報。在一般人看來,他的業障就是減輕了。雖然業障減輕,還是要吃這袋鹽巴,只是吃法不同了。

8 次查看0 則留言

最新文章

查看全部

名號實相法

首先講到「名號實相法」的人師是曇鸞大師。名號實相法和我們有什麼關係呢?講「一生造惡值弘誓」的道綽禪師,引用《觀經》「下下品」之文,說「臨終時遇善知識教念十聲無量壽佛名,因而得救。」為何僅是念佛就能得救呢?因為聞的是「名號實相法」。「實相」有功德,此成為名號的功德。...

煩惱菩提體無二

则盈: 師兄早上好!請教師兄,“煩惱菩提體無二”中的“体”該如何理解? 還有,“淨土證悟的真理,在尚是凡夫身上說明之,實是不可能”這句該做何解?感恩師兄 蒙光: 南無阿彌陀佛 “煩惱菩提體無二”,“體”作爲術語,在佛法中有多重所指,在此處指其自身、本性。體無二,即一體不二,...

三帖和讚:唱讚與文義簡說(一)

讚,即讚歎頌揚之義,讚歎頌美之辭亦名爲“讚”。佛教中特指讚歎頌揚佛菩薩功德行儀的章句。佛典中,以偈頌讚歎佛德者居多。日本佛教傳統中,將日語(和語)書成,以“和音”唱頌佛、菩薩、祖師或教法等之讚歌稱“和讚”。其形式多以七五調,四句一章為基本,由數章至數十章連續唱頌。...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