視釋尊是從「法」生出來的時候,必然的能想到「法身」。又視是人格的佛之再來時,能想到「報身佛」。又身為人間佛陀的話,能想到「應身佛」。不論是何者,釋迦如來本來是佛。讀經,愈研究愈能發自內心頷首:「釋尊真不愧是佛!」這是研究佛教的根本、信心獲得的第一義。如此正可信知《大無量壽經》是佛說,並且此經是「真實之教」。】(290頁)
如果不能無条件地接受釋尊是佛的話,得反省那是自己研究佛教研究的不夠。現在也有人說,釋尊真的有嗎?「該不是後世的人用自己的意思,什麼都加上佛説吧!?」有真宗的同朋這樣說。有這種心態的話,既不是佛弟子,也不是什麼。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想法,最主要的缺點是因為他沒有讀經的縁故。所以現代人要有機會去接觸佛法、佛教,這很重要。
在都留大學執教的増谷文雄教授,本来是淨土宗的人,非常尊敬親鸞聖人。他一生在都留大学任職佛教的課程,専門研究阿含經典。在研究原始佛教方面是日本數一数二的学者。當他従大学退休時,接受日本國家電台NHK的邀請,在NHK上了一年的節目專講佛陀。那時候我還很年輕,有把這個節目錄音下來,我不記得是第幾次節目的時候,主持人請問增谷教授說:「您花了一輩子做了阿含的研究,請問釋尊是一位怎麼樣的人呢?」
當時我心想:會是什麼樣的答案呢?結果答案是:「是啊!釋尊果然不愧是佛!釋尊是佛陀!除此外無法形容。」
聽到這一句話,我也被感動了。一輩子做阿含的研究,最後發現的是:「釋尊果然是佛」。此外,無話可説。教授很清楚的說出這句話。
花了一輩子的時間研究阿含經典,最後留下來的是:「釋尊果然是佛」,這換作是真宗人的話,「親鸞聖人果然是親鸞聖人啊!」「開山不愧是開山!」或是「阿彌陀佛果然是阿彌陀佛!」若沒有這樣的心境的話,表示是假的。與其詳細的記住歷史上的親鸞聖人如何如何,不如由內心發出「親鸞聖人真不愧是親鸞聖人呀!」「開山不愧是開山呀!」這種心境中,有著無法言喻的對聖人的尊敬與推崇。
剛才講過的,光瑞門主說「佛教不是宗教,佛教是佛教!」這話的心境也是如此。「佛教真不愧是佛教」,此外無話可說。不是其他東西可比擬的,「佛教果然是佛教」,「釋尊果然是佛」,這是完全敬信、完全讚嘆的世界,是徹底衷心的推崇,是自己完完全全的被折服,是對佛致最高敬意的世界,這是最純粹的深信。這不是「我信仰」的程度。連說「我信仰」也沒有必要,當下有的只是「釋尊果然是佛啊」,除此事實外,是不需要其他裝飾的話。
沒有必要說「我認為如何如何」,把佛推出來就錯不了。如「本願果然不愧是本願呀」,「南無阿彌陀佛果然不愧是南無阿彌陀佛呀」,不需要加上我們的話,如此的尊敬本願名號,成為讚嘆,這即是那人的信心。「我這樣這樣子獲信了」,沒要必如此分析自己的信心如何如何,當你還在分析的時候,這種程度還是很低的。
所以這裡說,這是研究佛教的根本,所以佛教的研究即是佛陀的研究,說「研究」佛陀是有點托大,但是用娑婆的話只能用「研究」,因為是做佛教的學問,也只能說是「研究」。
佛学的根本義是佛心的研究,佛心的研究即是大慈悲的研究,學佛大悲心,本願的研究、大慈悲的研究,在這研究中,自然地被安住,自然心得安穏。因此,沒有必要說我如何如何信,早已被溫暖的大悲心包住。不說「我獲信了」,而早已在信心中,這是非常重要的地方。
大家既然有心要研究的話,同様是研究,做佛的研究好。有人用一生的時間在研究「煩悩」,與其研究煩悩不如研究佛。這位専門研究煩悩的学者,有一次在某寺院講法時説到,「大家老是找我講煩悩」。有佛友録音下来後,把録音帯寄給了我,前後共有三次,毎卷内容都是在講煩悩。其中他(八十多歳時講的話)説:「我総是被請去講煩悩」。煩悩的研究是自己的研究,這雖然也是很重要没有錯,但還是比不上研究佛要来的好。
大家在大学裏学習,不要老是研究煩惱,去研究阿弥陀如来的本願。那會成為自己的東西。不只會成為自己的東西,也會影響他人,因自己有的東西,必會顯現於他。這雖然沒有什麼,但是自己有的東西,必會顯示於他,若自己還沒成就的話,就会給人「毒害」,自己成就的話,自然能施「德」於人。所以精進聞法的人,精進聞法所得的佛的功德,頂戴到多少徳就会從身上洋溢多少出來,雖然看不見,但是有顯現出來。
一心想賺錢的人,自然其身会流露出那樣的東西出來,欲望的惡臭会流露於外。一心想賺錢是自我的一種,「自我」的精進充滿全身,這顯示於他時,就会給人没有好感。同理,聞法、聽聞、研究佛的大慈悲的話,不知不覚也會顯現出來。這是値得大家注意的。雖然做學問各有所好,問題在於你做什麼樣的學問,這個看似雜談,卻是重要的事。
【就佛身論,在真言立四身(自證身、受用身、變化身、等流身),在華嚴立十身(十身具足的毘盧舍那法身),這些讓學者們去研究吧。但是,彼等諸佛是佛陀定中說法之相,和為救濟愚惡的凡夫、實機(現實的凡夫)的實益沒有直接的關係。】
「定中說法」,大日如來是定中說法,是在空·無我中的說法,所以説「自受用」,這是「自利」。山、川是空、無我的変化,是大日如來的「變化身」。「等流身」和「變化身」的意思大同小異,「等流」就那樣的示現相出來,這些就交給專門的學者們去研究吧。接下來要講的是「五德示現」。
【五德示現。如大經所說,釋尊住於五種的功德,示現光顏巍巍之未曾有的殊妙相,此功德相叫做「五德示現」。
「五德」,分有「入德」和「出德」。在異譯的經典說的「入大寂定」(彌陀三昧)是「入德」,說「行如來德」(演說大經)是「出德」。又「入德」之中,分「總」和「別」。「總」,「住奇特法」是「總」。開「總」而「住佛所住」、「住導師行」、「住最勝道」等是「別」。】
釋尊在講《大經》時,出現了相貌改変的事,這示現讓阿難大為驚訝,因為一反平時釈尊的相貌。這就叫「五德示現」。《大經》言:「今日世尊住奇特法,今日世雄住佛所住,今日世眼住導師行,今日世英住最勝道,今日天尊行如來德」等,分五次地讃嘆釈尊。「住奇特法」是入大寂定的「入德」,這是「總相」。「住佛所住」、「住導師行」、「住最勝道」,是「別相」。釋尊入大寂定演說《大經》,這大寂定即是彌陀三昧。
《和讚》(NO.53):
「釋迦佛入大寂定
如來光顔甚絕妙
觀見阿難之慧見
問斯慧義佛讃嘆」。
入大寂定,這是「彌陀三昧」,此時釋尊與彌陀為一體。此時是在無心·無我的世界,故沒有自我,這即是剛才講過的,修戒定慧到究竟處,即入無心·無我的世界,因此,與對象合一,故憶念彌陀中,自然地與彌陀為一體,這就是彌陀三昧。這是総三昧,在華厳経中説是「海印三昧」。因此,此時的釋尊,看在阿難的眼中和日常的釋尊不一樣。
大家也是一樣,當大家的心真正得到大滿足時,面相也會跟著改變。所以大家心裡在想什麼,會從你的臉上流露出來,這是掩飾不了的。釋尊與彌陀成為一體,這時候釋尊是「融本的應身」,「融本」的「本」指的是本佛,即是與本佛弥陀為一體的釋尊,所以相貌改變,成了阿弥陀佛了。相貌改変,親鸞聖人也注意到了這一點。《大經》中沒有這句話:「這是我的出世本懷」,但是《法華經》、《華嚴經》有「我為說此經而出世」之語。《大經》雖然沒有直接說這句話,但是這段經文則在顕示這才是佛的出世本懷。這怎麼說呢?從佛的変相可得知。
有一位布教師幽默的說:「親鸞聖人就是看上了釋尊的光顏巍巍,『今日世尊,諸根悅豫,姿色清淨,光顏巍巍,如明淨鏡,影暢表裏,威容顯耀,超絕無量,未曾瞻覩,殊妙如今。』等,釈尊的相貌不一様了。釈尊的臉是大満足的臉。因此,釈尊出世的本懐就是這個」云々。
《大經》雖沒有直接説到「出世本懷」的話,其他經如《法華經》説世尊的使命在使眾生開示悟入佛的知見。或《涅槃經》,則說為說《大般涅槃經》而出世。或《華嚴經》,則說為說《華嚴經》而出世,但是在《大經》裡面則沒有這樣的表達,雖没有,但是有好相貌等等,面相改變,這位布教師如此幽默地說。
這是「入德」,其他是「別」(「入德」,是總相:「住佛所住」、「住導師行」、「住最勝道」是「別相」),這是佛的自利。「出德」是利他。這(自利利他)是真正的真理,這是佛自身大滿足的世界,佛自身的滿足原樣即成眾生的救度,這就是佛法。所以親鸞聖人説大乘佛教是「一實真如之道」。真如之道就是自利利他。只有自己滿足,沒有讓他滿足,即不是真如之道。自身滿足當下即是給他滿足,自己獲救之道原樣即為他獲救之道,自利利他,這就是佛法。所以佛法是真如之道,這就是真理之道。
只有歡喜自己得到好處,這是偏頗的,這就是所謂的煩惱。煩惱就是只有自己得到好處,不肯與人分享,即使給人也只給一點點。真理,即毫無保留的捨出自己所擁有的一切,自己感到滿足的東西,毫不保留地都給人,這就是空·無我的世界,徹底空無我的話自然會如此,這就是「心性的光明」,這就是佛,就是佛法。所以身為佛者,沒有一点為己之想,我最初聽聞佛法時,所聽到的佛就是這麼樣的存在,不為自己保留什麼,布施自己所擁有的一切,不只沒有保留,反而歡喜把東西布施出去。
阿彌陀佛把他的全財產『南無阿彌陀佛』全部給你,請你接受。因為汝的接受,所以阿彌陀佛才歡喜。看似阿彌陀佛好像兩手空空了,事實却非如此,這就是真理的不可思議,把自己的德全部給眾生,不只沒有消失,反而還滿滿的,這是真的,這可以從各種方面去應用佛法。
救度眾生越多,自己的壽命越長,這是不思議的事。看似損失了,可是一點損失也沒有。是《往生要集》的話吧:「無論怎麼樣,佛都不會被殺死」。沒有人可以殺佛,提婆達多不論如何計画要殺佛卻殺不了,這是為什麼呢?因為佛是圓滿「不殺生戒」的人。不只不取其他動物的生命,而且一直在做救度眾生的事,這看起來好像一直在做損己的事,但這些皆成為佛自身的「德」,因此無論怎麼樣都不會被他殺,佛具有這樣的生命。我記得這是《往生要集》講的話,佛是成就不殺生戒者,所以無有人可殺佛,因為佛是連自己的生命都肯布施給眾生的人,因此人即使有心想取佛命也取不了。這是剛才也有講過的,即使布施自己所擁有的一切,自己也不會捉襟見肘,以為會空無所有,却是寶藏滿滿。
問:越給的話就會擁有越多嗎?
答:我們一般人都以為,給越多自己損失越多,但是,給得越多「徳」越增加。人有我執故,很難這樣子想,總執著「給越多損失越多」。人是我執的動物。
越做布施「德」越来,這是實際的應用。佛教強調要做布施,即是如此。但是布施不只限於「物」,親鸞聖人在八十四、五歲時所著作的《西方指南鈔》,這是在法然上人五十回忌時所寫的書。這本書中談到「無量壽」,「欲得長壽者,莫取物命,食能延續生命,施食者即與物命。不取物命,而與物命者,依其德自能長生」。親鸞聖人的親筆如此写。所以不是只自己有得吃就好,要有能捨食給貓、狗的胸量,如此,捨的分即為寿命延長的分。因此,蝦也好,小魚也好,若輕易的殺之而食的話,自己的生命就會變短。所以,以前的人常放生,到魚販的地方買蝦或文蛤放生。
滋賀県也有這様的人物,有位同朋自小即身體虛弱,他的祖母在這孩子出生後,常常買魚去放生,也常告訴這孩子不要殺生,最後這個孩子活到八十七歲,且是個很虔誠的念佛人。那人也說:「我是九月兒(懷胎九個月生產,即早產兒)」。八個月的早產兒養得活,但是九個月的早產児則養不活,自古即有此說法。這位同朋是九月的早產兒,身體非常不好,他的祖母可憐這個孫子,常帶這個孩子買魚來放生,並且告誡這個孩子不要做殺生的事,同時也帶這個孩子到寺院聽聞佛法,這個小朋友日後成了村子裡非常虔誠的佛法者,親子兩代皆是信者。光是放生而已,這也是自利利他,給對方生路,自己亦能長壽,欺負對方的話,自己也會被欺負。
問:《尊號真像銘文》中,講到「離六道·四生(胎卵濕化)」,這「化生」和「往生淨土」是否有矛盾?
答:淨土的「化生」和「胎卵濕化」的「化生」不同。淨土的化生不是胎卵濕化的化生,而是「無生之生」。胎卵濕化的化生是實際的生。因為當時不是像現在科學這麼進步的時代,如蛆蟲不是會自己生出來嗎?那是「濕生」,生到地獄的「生」是化生,依業力而生,胎卵濕化的化生是迷的出生法。往生淨土的化生是依大願業力而生,両者的階位不同,這邊是迷界的化生,淨土的化生則是依佛智不思議化生,這不是凡夫能知道的。
雖然同樣用的是「化生」的字眼,但是內容完全不一樣。這邊是依大願業力的化生故,六道四生的化生是迷界的化生,是輪迴的化生,淨土的化生是無生之生,這是指的開啟佛智。胎卵濕化的「生」皆是無明中之「生」,無生之生是佛智的開覺,是解脫六道四生之「生」。
生到地獄是沒有爸爸媽媽的化生,出生到人界才需要父母,是依自己的業力,找和自己縁最深的人來當自己的父母親,而出生到這個世間的,這詳述於《俱舎論》。所以不是父母生我出來,而是身為児女的人去拜託父母來當自己的父母的…
Comments